六百三十六章 功劳-第2/3页





    曾巩是文学之士,喜好与人谈诗论文,同时还有些清高,给章越感觉就是一位温厚的兄长。

    曾布看似不起眼,从他十几年的仕途来看,也没有什么出奇之处,只是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办事而已。

    可是一不留神,曾布便可办出大事来,绝对是个狠人。

    当日章越,吕惠卿,曾布三人聊天,谈及象棋里的车马炮,曾布似极‘马’,在不经意的时候给你踹上一脚。

    如今吕惠卿判司农寺后,曾布每日都在宫里作为王安石属僚,同时还兼着崇政殿说书,隐然已是仅次于王安石,吕惠卿后变法派中的第三号人物。

    曾布道:“两位舍人,这李定授御史之事,还望你能通融则个!”

    章越看了一眼章衡,让他说话。

    章衡问道:“这是王参政让你来传话吗?”

    曾布道:“不,是曾某的意思。”

    生为一个好的下属,必须事事想在领导前面。曾布果真是王安石得力干将。

    曾布开始了解释。

    曾布说话很有意思,喜欢长篇大论,摆事实讲道理,总是不厌其烦地重复,甚至事无巨细地与你讲。

    听了曾布讲了一堆道理,章越,章衡都是暗自打了个呵欠。章越提取了他话中的中心思想,当初宋敏求三位知制诰反对李定出任御史的原因,是因为李定资历的不够,但王安石已是给了权字,便已是考虑到这一点。

    加之近来朝廷不次用人频繁,若是再追着资历不够的事上作文章,则有些不合规矩了。

    曾布虽是啰嗦,但话术没问题,章越和章衡你们出任知制诰就完全合乎规矩吗?也不见得吧。

    章越对李定出任不出任御史其实没有意见。

    不次用人?

    自己升官就按次序了?没有外任经历,如今不也成了小凤。

    身为既得利益者,不可以端起碗来吃肉,放下快子就砸饭碗啊。咱们对朝廷这样不按次序用人,那可是举双手双脚地赞成。

    不过这样推举李定为知制诰,章越,章衡就变成软骨头了。

    咱们二人的三位前任不惜丢官,也要封还词头,到了咱们一上任便同意了,知制诰的脸都给你们俩丢尽了。

    章越与章衡对视一眼,叔侄二人都是心意相通。

    章衡道:“李定不授御史,不仅是资历不足,而且他有不孝之名,最要紧的是他因赞同青苗法而超擢授官!”

    章衡点明了之所以封还李定的词头,不是因为其他的问题,而是你赞成青苗法授官。

    这样给天下官员一个很不好的表率,只要支持青苗法的都能升官,反对青苗法的就丢官,这是破坏了朝廷用官的制度。

    曾布又絮絮叨叨地道:“小章舍人,布记得你当初到京后,也是因上疏赞成学校改革,故而得到官家赏识的吧,如今……怎又……”

    曾布说了一堆话,反正你章衡也是投机新法升的官,怎么李定不行?

    章越道:“升降官员有格,之前李承之因举免役法有功以选人之身不经举削,直改为京官,可见过制诰封还过词头?”

    选人改京官要从五名京官手里拿到五份举削,方才可以改京官。

    但李承之没有这个流程直接授予京官,此事非常不符合规矩,官家也亲口说,这样的事朕很少为之,但为了你破一次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