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五十四章 便这么定了-第2/3页





    端明殿学士介于宰执和侍从官之间,既为侍从官职名之冠,同时也可以作为宰执的贴职。

    说白了端明殿学士就是一个可上可下的位置。

    如今的端明殿学士就是王珪。

    治平三年九月时,英宗皇帝觉得自己身体不行了,召见王珪命他为端明殿学士,告诉他‘如果执政缺人,即命卿矣。’之后还与王珪说我如今才知道你这个人很忠心,之前仁宗皇帝立皇子时你拒绝草旨的事情,就不怪你了。

    不过王珪等来等去到今天也没被提拔为执政。

    接下来翰林学士多为阁学士,而同为四入头的御史中丞,多只是直学士。

    直学士再下来便是待制了。

    待制官又称为次对官,可以预内殿起居,也就说官家内殿起居奏对时,必须要待制以上官员方许入对。

    待制以下,除非是皇帝召见或者是经筵官,否则你连与皇帝说话的资格都没有。要不然怎么说待制入则上朝议事,出则镇抚一路。

    此外升为待制后,你升官的速度都比别人快。

    文彦博数了数,章越如今的职名是直集贤院距待制,还差了殿撰这一级,也就是跳过了集贤殿修撰,史馆修撰。

    关于待制除拜,是人事重要任命,官家一人不能拿主意,必须经过宰执熟议。

    曾公亮道:“陛下,自嘉祐以来馆职除授,编校,校书两年升校勘,四年升校理,校理一年升其他差遣,至于直阁两年一除拜。这殿撰或直阁皆是馆职高阶,非宰执题请或天子手诏不授,此番章越升授殿撰或直阁,但升待制实为超擢。”

    “若陛下真要升章越馆职,臣请陛下除其为直龙图阁!臣记得,在仁宗朝时出为经筵官,都需为直龙图阁,仁宗有句话,馆阁久除者,必直龙图阁,以为擢待制之基也。臣以为此职章越正合适,若陛下有心栽培再过个二三年擢为待制也是一般。”

    馆职到了直阁这一级别,便是馆职高阶,真不是按年限提拔,必须要上面有人。

    历史上苏轼治平二年馆试三等后,授直史馆之职,但后来得罪了王安石,一直到了元丰二年乌台诗案之前,馆职仍是直史馆。

    曾公亮心想,待制名额确实不能轻授。

    即便是曾公亮自己要栽培章越,也是先升个直天章阁,过个两年再升直龙图阁,之后才可升为待制了,这样子官场上没人有意见。

    官家则皱眉道:“直龙图阁,此岂非为假龙邪?”

    官家所言令曾公亮,文彦博都是心底暗暗发笑。

    官家所言是官场一条谚语。

    这条谚语说得是龙图阁的馆职。

    直龙图阁是为假龙,而龙图阁待制是为小龙,那么龙图阁直学士则为大龙,至于龙图阁学士则为远古巨龙(原文是老龙)。

    因为宋朝官场上官职,本官一堆名词,把人搞得一团浆糊的,有时候连本朝自己官员都搞不清楚。京中老百姓便想出这么个办法区分官员级别大小。

    至于与宋朝人打交道的西夏人常常也是一脸懵逼。

    不过西夏人也有辨认宋朝官员的办法。宋朝不少出镇陕西的大臣都有龙图阁待制,龙图阁学士的官职。西夏人就看你官衔名里有没有带龙图两个字。

    有龙图两个字,说明是宋朝大官来了,西夏人便呼为龙图老子!

    这说明龙图老子在西夏人那边比较有威慑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