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零一章 钞盐法-第2/3页



    衙门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内部升迁都是优先考虑第一厅第一院。

    蔡抗这么说后,章越,吕大防也不会与对方争这盐铁厅第一院。二人都是新人根本没啥好争的。

    之后章越至第二院,吕大防至第三院。

    盐铁厅正厅朝南,副使,勾院同署办公,只是一个在东一个在西。

    下面依次第一院第二院第三院第四院分给判官办公,第一院第三院朝东,第二院第四院朝西如此,不过如今盐铁厅只有三名判官,故而第四院就这么空着。

    至于朝北是盐铁厅七案公署,每案都有一名孔目主理,譬如章越治下的盐案,就有五十多名属吏,真不愧是事务繁剧之案。

    章越至院后,看着院中栽的数株梧桐树许久,从今日起自己便与这树一般,同在这盐铁厅里扎下根了。

    章越到院后立即召了孔目来商议盐钞价格之事。

    正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曹太后过问盐价,韩琦对三司施压,三司使蔡襄发话,盐铁副使范师道让章越拿出条陈。

    章越到到任立即找孔目商量。

    从高层执行到基层执行,这就是一根针下来。

    孔目姓张,名善,在盐案办事三十余年,侍奉过不知多少上官。其实章越上任前一日,张孔目即到府上拜见过章越了,原来吴育出任盐铁判官时,张善便是他亲信之人。

    张孔目一见章越即道:“得知学士迁任,我等属吏无不欢喜,特准备了一分薄礼。”

    章越对张孔目道:“本官初任,正是要多多借重孔目的地方,昨日太后责我一个月内要平抑粮价,此事还请孔目助我一臂之力。这些心意我先心领,咱们办妥了此事慢慢再议。”

    张孔目为难地道:“学士,盐价此事咱们再慢慢想办法吧,先熟悉案事。”

    章越道:“没工夫了,副使要我今日就拿出条陈来。”

    张孔目道:“这么快……学士可是恶了副使?”

    章越道:“或许吧!还请孔目教我其中的玄机。”

    张孔目道:“玄机,我想想,先从都盐院说起……”

    章越一听拍腿道:“都盐院……我昨日去交引铺时就听得过,如今孔目又提及,此处必是关键,咱们立即就去,边走边说。”

    张孔目没料到章越办事如此雷厉风行,说办就办。正要言语,却见章越已是拉起他的手中一并出了门去。

    章越与张孔目坐着马车赶往都盐院。

    张孔目与章越说起了都盐院,此院是嘉祐三年所设,是一个新衙门,设监官二人,另有设典五人,主秤八人。

    说起都盐院,就要提及宋朝盐业一个伟大的改革,盐钞法。

    提出此法的官员名叫范祥。

    原先宋朝盐法完全朝廷垄断,官运官销。

    之后宋朝与西夏作战,为了方便军粮供给,拿出解池的池盐,从禁榷法(官产,官运,官销)改为通商法(官产,商运,商销)。

    商人们输粟至西北获得引券后,可以凭引卷到京师兑换盐引,商人得到盐引后再去解池取盐运到各地销售。

    但到了庆历年时,宋朝与西夏在西北大战。西北驻扎了宋朝几十万大军,这么多兵马输粟法的问题即暴露了,商人们常拿着低劣的粮食送入西北,再到京师换盐引。

    于是范祥提出改革。

    商人不用输粟至山西,而是在京师用钱直接购买盐引,朝廷再拿这笔钱给陕西转运司,让他们用钱购买自行军粮,如此就可以不用买到低劣的军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