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三十七章 信-第2/3页



    此地居所差不多两三千贯之间,章实心想,差不多可以买了。

    不过章越仍是没定,问了只是重复道甚好,甚好。

    房牙觉得章家兄弟二人是不是囊中羞涩无钱购买,于是道:“沿着汴河出了丽景门即是外城东南的汴阳坊,那边或许有两位郎君要看的房子。”

    章实问道:“多少钱来着?”

    房牙干脆道:“不到两千贯。”

    章实意动不过面上却道:“甚贱也,三哥儿,咱们蛮去看看。”

    章越摇了摇头,他上套房就买在汴阳坊附近。

    这里的房价为何便宜呢?因为汴河从西至东,经过大半个汴京城正好从东水门排出,下游就是汴阳坊,水质如何可想而知,故这里也被汴京老百姓称为污地。

    一般都是贫民所居,还有不少的墓地。

    那位一生不得帖职的梅尧臣就与贫民百姓杂居于此,有时候欧阳修,刘敞,范镇会坐着车马来拜访他。

    梅尧臣形容此情景为'车马立市中,市人无不惊'。

    诗的意思是,邻居们都惊叹怎么咱们隔壁会住了一位贤达?竟有豪车经常来拜访?

    章越自是不愿居此地,而是道:“此乃污地,不去。”

    章实不甘心地道:“反正来也是来了。”

    章越对房牙问道:“城南右军厢有什么好宅子么?”

    房牙见章越终于主动问话了,很高兴地道:“自是有的,若是状元公要,怕是不菲。”

    章越闻言笑道:“咱们看看再说。”

    房牙见了心底不由犯了嘀咕,金水河,汴河边太贵的又买不起,汴阳坊边的又觉得太差,若非看在对方是状元公的面上,他都不愿继续搭理了。

    于是房牙又约了他们次日看房。

    章实道:“三哥,你心底可有满意的?”

    章越道:“还谈不上满意,但多看看总是好的。”

    章实道:“汴河左近两处宅子你看如何?”

    章越道:“好是好,可住在人口稠密之处,怕是不美?”

    “这有何不美呢?”

    章越道:“我也不是一味贪图清静,只是你方才也见了汴河边上房屋都临河而建,成片连排的,若万一起了火势,那可是一烧一大片。”

    章实道:“无此巧合之事吧。”

    章越道:“那可不一定啊。”

    要知道宋朝又称炎宋,属火德。故而宋朝皇帝所居的天子脚下也是非常的火。基本汴京城里十年要有一场大火。

    这也是里坊制废除之弊,老百姓乱搭盖,人口又多。

    故而汴河旁虽繁华,但不适宜居住。

    章越回到府里,却听说欧阳发托人给自己送了封信。章越亲启信函,原来十七娘托姐姐吴大娘子给自己转交的亲笔信。

    信中大意是让章越勿因吴安诗言语计较,更不必大费周折买什么房子,租住一套也是无妨事,纵是杂赁院子里歇身也是无妨。

    杂赁院子就是一个院子租住的好几户人家那般。

    章惇与曾布在政事堂里为是否灭西夏之事吵架时,章惇骂曾布没有见识,道了一句‘杂赁院子里妇人言语’,意思是租住在杂院里的市井女人般的见识。

    十七娘说日后嫁给章越,即便是住杂赁院子也是无妨,此番言语倒令章越感慨人生得一贤妻相伴,更胜于你考取了状元,作了多大多大的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