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八十四章 东华门-第2/3页



    徐老汉依旧在明亮的灶火前忙碌着,入了夜生意依旧很好。

    等到章越黄履走后,徐老汉前去收拾,却见二人桌案上除了空的碗筷,还压着自己刚给的酬金。

    徐老汉一愣,嘴唇微动,却见二人已是走远了。

    士子的青衫飘动在夜风中。

    是夜,章越与黄履住在了章实家里,过了清明天也不寒了,穿件单衫在身就很舒服。晚上章越站着院中感受朗月清风,看到章丘书房里的灯火还在亮着。

    前几日听嫂嫂言道,二叔三叔考取进士后,章丘嘴上不说,但很是触动,比往日更是用功刻苦。

    章越深感欣慰,读书就是这般,有时偌大的家族若都考不进,就真的一个都考不进。但若有一个子弟考取了,后面的子弟便会学着榜样,如雨后春笋般,一个接着一个,一代接着一代。

    家族就这般兴旺发达起来。

    明月移于花影之间,书房里犹自亮着灯,夜渐渐深沉,章越却没有睡意。

    四更天时,章越起身,他喊了黄履后去厨灶打了热汤回房洗脸。章越拿着黑色幞头在汤里浸润,乘湿裹在头上按得服帖,再穿上了白色襴衫和靴子。

    于氏过来唤他吃饭,章越吃了些包子即是止了。

    章实于氏满脸笑容送章越黄履出了门外,章丘昨晚读得太迟,却没有起来。

    到了街上偌大的汴京城还在沉睡中,唐九已套好了马车停在府门前,正用抹布擦着车轼。

    汴河上起了薄纱般的晨雾,马车行驶在宁静的街头,往东华门而去,天渐渐光亮。

    汴河对岸的街上,一辆辆装饰华丽的马车也是正驶往皇宫。不到四更天的功夫,汴京大大小小的官员已都往皇城赶了。平日上朝也是这般光景,不过今日又有不同,今日是进士唱名赐第的日子,更显隆重。

    不仅朝官要到,宗室,驸马,还有使相,节度使,刺史也要到廷邸应。

    官员要去,好几家官宦大臣家中的女眷也在邀请之列,陪同皇后在台上观礼。

    吴家的车马也在其中,李太君带着长媳范氏,次媳王氏及十七娘亦坐着宫车,前往宫中。

    李太君与范氏坐一辆车,王氏与十七娘坐一辆车。

    车帘垂闭,王氏看十七娘问道:“头回入宫?”

    十七娘道:“上元节在宣德楼看过鳌山,确实不曾入宫过。”

    王氏道:“日后就惯了。”

    十七娘闻言脸颊微微一红,王氏转而淡淡地道:“我不太喜欢去宫里,人太多,太喧闹,我倒喜欢平日在家里安安静静的。”

    十七娘道:“是啊,唱个名,倒要这么多人支棱场面。”

    王氏闻言莞尔,然后轻轻地道:“是皇后邀我们去观礼,以往倒无这般,也不知为何?”

    说完这里,王氏仔细看向十七娘,描着金丝的春衫这般年纪穿着正好,不会显艳。

    “真好。”王氏道了一句。

    韩琦曾对狄青说过,东华门外唱名方乃好儿。

    不过事实上进士唱名却不在东华门,而在崇政殿。

    东华门前,宦官士人陆陆续续到了。

    久已不露面的老臣车马抵此时,官员们便上去参礼。老臣会稍稍掀起车帘一角,与昔日的门生故旧道个好。车马离去时,官员们又恢复了谈论。

    官员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知谏院的官员,他们不太合群,一眼就能认出。至于翰林馆阁倒也好辨认,他们比较喜欢抱团,所谓君子党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