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邀请-第2/3页



    范氏也装作不知地笑道:“说来也是,一言胆大,一言谨慎,都不知哪句是真哪句是假。”

    十七娘道:“是爹爹厉害才是。”

    范氏道:“昨夜乃二叔后来与诗郎一并入书房与爹爹说话时自承得。听二叔言道,这章家郎君在同斋之中,年纪是最小几人之一,其他倒是不觉。只是听二叔说章三郎曾数度主动结交他……”

    说到这里,范氏心道,章三郎为何会主动结交吴安持,莫非……

    范氏想到这里不由又看向十七娘,却见十七娘倒是平常地追问了一句:“然后呢?”

    范氏道:“然后我就不清楚了,只是诗郎这么与我说的,不过诗郎在爹爹面前也赞了几句这章三郎的才学……”

    “那爹爹……可信得过哥哥的眼光?”

    “这我也不知。”

    “对了,还有一件事说来稀奇。”

    “何事?”

    见范氏有些欲卖关子的样子,十七娘也耐心地坐着喝紫苏饮子。

    最后范氏忍不住言道:“爹爹昨晚在书房还说了一事,他说此来进京述职正好有些闲暇,让诗郎与二叔多邀些京中青年才俊来府上宴集,如此哥儿俩以后荫官了,仕途上也有个扶持,他也好看看今日后生的风采……”

    十七娘已停盏不饮。

    范氏故作淡然地道:“也是奇怪了,爹爹怎会有这个兴致,再说你几个姐姐婚事,那可是归于媒妁之言,旁人家上门说媒,爹爹再从中视其家世人品而择之,倒没有这般事先……”

    “嫂嫂,你莫要……莫要说了……”

    范氏笑道:“难得见你脸红一回,不过诗郎问爹爹,是不是选尚未有婚约的青年才俊,爹爹却将诗郎狠狠责备了一番,我想也是,我吴府……就是真的……或许爹爹真是想见一见今日才俊。”

    “嗯,爹爹,必是如此打算。”十七娘话虽这么说,但面已酡红如醉。

    太学放假的日子。

    家住汴京的太学生都是早早回家,就连黄好义也去打炮了。

    章越本打算在斋舍读书,但到傍晚时却为刘佐,向七邀出门洗浴。

    章越以往都是在竹林打井水冲澡,听闻可去澡堂沐浴,也动了心事当即与刘佐,向七出门。

    在汉唐时实行市坊制,老百姓住坊,交易则往市,同时朝廷严令‘非州县之处’不许设市。

    但宋朝打破了市坊,而且草市也得到了朝廷的承认。

    之前担心的税收下降,并没有因市场的开方减少,反而因取消的市坊,更令商业繁华,交易兴盛。

    若说杜甫那首‘江南逢李龟年’,令人想起盛唐长安的景象而黯然神伤。

    那么宋朝的汴京繁华更胜过唐朝,甚至元,明的京师。

    还有件事也是汉唐没有的,从宋朝起也取消了宵禁。

    章越等去澡堂一路之上不免看着汴京的夜景,真可称得上‘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

    眼下未到汴京繁华的时候,但是已是可以窥见一二。

    拉货的太平车仍如白日般穿行于街头巷尾,茶肆饭馆的伙计站在门前迎客,楼台的妓女已挥舞着红袖招揽过客。

    到了地头,只见浴堂门前悬一小壶,暖灯两盏迎客。

    进了门自有人招呼:“敢问客官喝茶,还是沐浴?”

    汴京浴堂多是前茶馆后沐浴,搓澡之后再喝一壶热茶,那简直绝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