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忠臣奸细,君臣双簧



    闻仲归朝,百官出门相迎。虽是三朝太师,可是紧守为臣之道,命百官退回,有何事去午门相会。闻仲到了午门,见百官列队相迎,下了墨麒麟,“怎么不见丞相商容,和王叔比干,莫非与闻仲生分了不成”

    “太师远征北海,不知朝中近事。”武成王黄飞虎听闻次话,这个铁血的将军竟然眼圈泛红,留下几滴虎泪,“就在太师离去,大王性情大变,宠信弄臣费仲尤浑,因奸妃入宫之事,老丞相被气的昏在大殿玉阶之下,归隐山林,奸妃入宫之后,霍乱朝纲,先是姜王后被挖去双眼而死,比干王叔进宫直谏,却被挖心而亡,”黄飞虎指着不远前的黄橙橙的大柱子。

    “这是何物老夫未进城之前,就曾看到过一根。”

    “一根太师,足足有九根之多,城外八根,眼前一根,”说起这个柱子,黄飞虎深恶痛绝,“此物名叫炮烙,夏桀之时所创造的刑法,此刑乃铜造成的,有三层火门。凡有谏官阻事,尽忠无私,赤心为国的,言天子之过,说天子不仁,正天子不义,便将此物将炭烧红,用铁索将人两手抱住铜柱,左右裹将过去,四肢烙为灰烬,殿前臭不可闻。为造此刑:忠良隐遁,贤者退位,能者去国,忠者死节。”

    闻仲不动声色地问道:“都有什么忠臣义士一一说来。”

    “三朝老臣杜元铣,梅伯,杨任,方弼方相等,还有无数无辜为众臣鸣冤的义士。”

    “哦,有没有你的部下”闻仲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目光如电。

    “这……”闻仲的威严从小便深入黄飞虎的心中,黄飞虎犹豫了一下,还是不敢隐瞒,咬咬牙道:“有飞虎的部下黄明,周纪。”

    “哎,你们糊涂啊,”闻仲拍了拍额头,也不知说谁,三目交辉,只急得当中那一只神目睁开,白光现尺余远近,看着炮烙,不知看到了什么,“来人,鸣钟鼓请大王上朝。”百官大悦,兴冲冲地跟着闻仲向王宫走去。钟鼓之声阵阵响声传遍整个朝歌。

    “谁人击鼓鸣钟?”帝辛从黑暗中走出,仿若太古凶兽从沉睡中苏醒,声音宛若九幽爬出的恶魔。

    “是闻仲。”暗中的影子犹如幽灵般出现,任何的情报总能第一刻知晓,第一时间出现。

    “哦,回来了嘛,他也终于忍不住啦,”帝辛想到这个忠贞的老臣,有些头痛,“北海那边坚持不住了吗?”

    “不是,袁福通虽可以坚持住,可是由于闻仲在北海驻扎,崇黑虎不敢有丝毫异动,只好让袁福通暂时隐蔽等待时机。闻仲听闻诸侯反叛,竟然率领数百军马先赶了回来。”

    “哦,不愧是寡人的太师,”帝辛脸上露出欣慰的形容,“不过有些所谓的忠臣嘛,还是不要的好”帝辛说到这里,一脸冷笑的走出了飞云宫。

    朝歌,龙德殿,众臣进礼完毕。

    “太师远征北海,登涉艰苦,鞍马劳心,运筹无暇。欣然奏捷,其功不小。”帝辛满脸笑容的说道。

    太师拜倒在地,道:“仰仗天威,感陛下洪福,灭怪除妖,斩逆剿贼。征伐十五年,臣捐躯报国,不敢有负先王。臣在外闻得内廷浊乱,各路诸侯反叛,使臣心悬两地,恨不得插翅面君。今睹天颜,其情可实?”

    “太师意指为何?”帝辛眯着眼看向闻仲。

    “姜王后与比干何在?”闻仲毫不退缩。

    “此乃寡人家事,干卿何事?”帝辛不耐烦的摆摆手。

    “非也,大王乃是一国君王,何来家事,事无大小,具是国事。”

    “此事牵涉宫廷秘闻,庭议后寡人私下与太师分说。”说道此事,帝辛有些头痛。

    “事无不可对人言,请大王给众臣一个交代。”虽然帝辛低头,可是闻仲也不退让,毕竟此事乃众臣一心关注的事情。

    “此物便是交代,”似乎是被闻仲逼得实在不耐烦了,帝辛抛出一册竹简,扔给闻仲。

    “大王,这是?”闻仲举着竹简,一脸疑问。

    “太师看完就明白了。”帝辛指着竹简说道。

    “……”闻仲打开竹简,脸色愈加震惊,额头微微流出一丝汗珠。他太震惊了,竹简的字迹他认识,是比干的字迹,可就是如此,他才如此震惊,是什么让比干如此心甘情愿的赴死,真的只为了殷商的国策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