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致命脉搏



      通过建设棚圈的方式扶持养殖户养羊,并不是天峰市首创。吕子正曾经跟着县里的学习小组,到海东省的一些地区参观学习过,其中有几个地方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对养殖户进行扶持的。吕子正记得,当看到一个个红砖墙蓝顶子的棚圈一字排开之时,他当时就觉得蟠山镇也可以这样搞。只是,镇里面财政紧张,上面有没有拨款,吕子正这个念头也就一闪即过。

      现在钱有了,而且即将面临干部调整。吕子正就有意要把这件事情做出声响,因此他才在党政联席会上,反对米一川提出各村申报的合理要求,在蟠山镇设立三个试点村,目的就是让扶持户集中,这样才能有规模效应,领导来检查的时候才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才能给领导留下深刻印象。

      吕子正明白,即便自己把这50万一分不少的全发下去,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最多也就能够为100户养殖户建棚圈。这还得要求村里自己出人出力。也正是认识到这一点,他第一次看到申报材料之后,才给几个村支书打了那个电话。

      他不知道这几个村支书的脑子是怎么想的,竟然按照老样子又报上来了。特别是这个郑广发,不但没少还多报了5户。他刚看到时,心里直骂郑广发贪婪,为了伸手要钱,什么都不管不顾。可是接了郑广发的电话,揣摩着他那口气。吕子正觉得有必要到郑家甸村看看。

      这个项目事关前途,吕子正也就特别的上心。放下电话,吕子正就对韩俊峰说道:“走,咱们去郑家甸村看看。我看看这个郑广发究竟有什么本事,能够一下子弄出这么多养殖户。”

      “吕镇长,已经到了午饭时间了。我们是不是吃了饭再去。”韩俊峰看了看,吕子正办公室里的钟表说道。

      “不了!这顿饭就倒郑家甸去吃!如果这个郑广发给我来弄虚作假那一套,看我怎么收拾他。”吕子正心里还是有点不放心。

      郑家甸村距离镇政府不过十几里,小车不一会儿就到了村口。村口站着一个人,看到了小车就迎着走了过来。他直接打开了后排的车门,笑着说道:“吕镇长好,应该还没有吃饭吧。我已经让家里的准备好了。咱们就直接去我家吧,大家伙都在那里等着呢。”

      “上车吧!”吕子正没多少,不过话中明显有一股气,只是现在他还没有发泄出来。那人上了车之后,吕子正看了看韩俊峰对那人说道:“小韩,省里的选调生,现在是我的助理。”然后,又对韩俊峰说:“这就是村支书,老郑。”

      韩俊峰转过身,和郑广发握了握手,并且寒暄了几句。在握手的时候,韩俊峰感觉到郑广发的手修长光滑并不是一双农民的手,再看看他的脸也没有多少风吹雨打的痕迹。韩俊峰从资料上知道郑广发今年已经48岁,但是他看上去明显比自己46岁的父亲还要年轻一些。农村出来的韩俊峰很难想象,郑广发这样的人在以土地为生的农村是怎么生活的。

      郑家甸村布局很简单,村子中间有一条东西走向的主干道,村民们的家就沿着主干道的两侧分布。虽然改革开放已经几十年,农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显著提高,但是郑家甸村仍然多是土坯房,这就让那些零星点缀的红砖房看起来特别显眼。郑广发的家位于村子靠西的位置,这一带有七八户都是红砖房,似乎让人一看就能感觉到这是村里的中枢所在。

      小车直接开进了院子,这个院子很大,小汽车在里面可以转圈。院子里的人不少,有七八个,看见吕子正下了车,就都凑了过来。吕子正向他们介绍了韩俊峰,然后大家都做了自我介绍。吕子正见这么多人在场,不好再一副生气的样子,就笑着和大家聊起了郑家甸村发展的问题。

      “吕镇长,这大冷天的就别在外面站着了,我看咱们还是到屋里边吃边聊。”郑广发这边一发话,村里的领导赶紧把吕子正和韩俊峰让进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