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5章 狂热,满地找牙-第2/3页



  “知道了。”

  年胥随口应付。

  “父亲!”

  “嗯!”

  年子悦认真的道:“不能出兵!”

  “再议!”

  年胥摆摆手,年子悦恹恹而归。

  第二日,舆论便开始爆发了。

  吃早饭的客人们聚在一起,没几下就把南疆用嘴炮给肢解了。

  连买菜的妇人们都在说,若是拿下了南疆,大周可以多多少地盘。

  不缺地种了。

  南周本就有钱,物产丰富,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田地不够。

  若是拿下南疆,最大的一块短板被补齐……

  “一统天下!”

  一个男子喝的面红耳赤的喊道。

  楼下一个正在喝茶的老汉淡定的吐出口中的茶叶,说道:“但凡有碗二陈汤,也不至于醉成这样。”

  消息传得很快。

  距离汴京六十里之外的一个老宅子中,前宰执孙石吃完午饭后准备睡个午觉。

  丧子之痛令他看着瘦削了许多,但远离官场却令他少了些锋锐。

  坐在书房的胡床上,孙石在看友人的书信。

  “出兵?”

  孙石飞快看完了书信,陷入了沉思。

  大唐的北疆之主竟然是孝敬皇帝的幼子,这让许多人期待北疆和长安长久对峙的局面不攻自破。

  但李玄随即举旗讨逆,说是南下平叛。

  友人在信中说,整个汴京都判断李玄这是虚晃一枪,最终必然是攻伐关中。

  朝中准备借此起兵北上……

  “阿郎,还不睡吗?”

  门外老仆打个哈欠问道。

  孙石睡了,他也能跟着打个盹。

  “磨墨。”

  老仆进来,见孙石神色严峻,睡意就去了九分。

  “那是个漩涡,别人都避之不及,大周怎能去踩?糊涂啊!”

  孙石写了一封信给韩壁,建议韩壁反对此事。

  他又写了一份奏疏,直言此事是群臣糊涂。

  至于皇帝,孙石知晓自从登基以来,年胥就在北望。故而才有了新政,才会有了现在的出兵之说。

  书信和奏疏送走,孙石站在庭院中,扶着当年自己带着儿子植下的桂花树,说道:“希望这一切,都还来得及!”

  风吹桂花树,去岁残留的花零星掉落。

  惨白如雪。

  ……

  孙石的书信和奏疏到汴京时,正是出兵气氛最为浓郁的时候。

  “孙相看来是锐气尽去啊!”韩壁看着书信,微微摇头,随后吩咐道:“准备更衣,老夫要进宫,建言出兵。”

  孙石的奏疏进宫,年胥看了一眼,搁在边上说道:“孙相老来丧子,也是可怜。”

  宫中,年子悦很是怅然的道:“父亲为何不听就在长安的我的话,而去听那些从未去过大唐的官员的蛊惑呢?”

  ……

  就在这片狂热的气氛中,仓促组建的大军出发了。

  打头的骑兵此刻已经冲进了南疆境内。

  杨略刚好回到自己的地盘,得知南周出兵,自己所在的县被分配了五百民夫的任务时,愕然道:“年胥疯了?”

  ……

  骑兵一往无前,一路遇到的南疆军斥候无不望风而逃。

  “告知中军,一路顺畅!”

  前锋将领华文源淡淡的道。

  方崇就在中军,此次出征,韩壁势单力孤,没能争过他。

  大军出行,必须有文官领军,这是祖制。

  大将曾盾对他也得毕恭毕敬的。

  “要突袭!”方崇意气风发的道。

  曾盾说道:“方相,出兵之事在汴京闹得沸沸扬扬的,定然早就被南疆军知晓了。”

  你们甚至都把出兵的规模,领军的文武官员的情况都泄露出去了,还突袭个什么?

  方崇看了他一眼,“兵贵神速。”

  这话倒是没错。

  大军随即加速。

  “拿下清河,老夫为你等请功!”

  大军连破两座城池,方崇亲自书写了捷报令人去汴京报捷,又催促大军赶紧出击。

  清河就在百余里之外,骑兵甚至能当日突袭。

  大军人人心中火热,都想拿下这分南周开国来最大的军功。

  皇宫中有钱。

  那是当初立国时留下的,说是若北伐,便开启钱库,用于犒赏大军。

  年胥在誓师出征时说只等大军凯旋。

  赏赐不是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