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师氏



    六局的配院的掌事是得了信儿的。这些新进的宫女们调教好后,大多配往各处宫室做杂役。如今能直接被得宠的嫔御要去近前伺候,是一步登天的喜事,故而个个都精心熟悉装扮,早早候着了。

    进了北宫又折过宫道,穿过一片落英纷飞的花林,轿辇停在配院的门口,前头已有几个掌事的宫女候着了。配院平日里是见不到主子的,枕春亲自过来,于配院来说是大事。

    一个模样精明,穿着见桃红色对襟上襦的年轻女官,上前笑意盈盈地行礼:“恭迎明贵仪!”

    枕春从轿上下来,敛了敛烫金的翡翠色藏褶六幅裙,任苏白轻轻拂落她八宝璎珞边上落下的花絮,指尖推正髻便的点翠蓝宝赤金簪,轻轻道了一声:“赏。”

    苏白颔首,不言不语,从袖口里拿出一只绣如意纹的荷包,递给了那个女官。

    那女官见枕春一通气派高华容色又十分明艳,身旁的姑姑规矩妥当果然是十分讲究。便心下生了几分敬重,回道:“奴婢是配院的管事大宫女,叫做胡楹儿,多谢明贵仪赏赐。明贵仪今日来配院挑选下人,是她们的福气。”

    枕春见那叫胡楹儿的宫女会说话,又很识相,满意点点头,扶着苏白进了内院。

    内院里头已经有许多人候着了。前院约莫有一百个宫娥穿着一样制式的淡绿色宫装,恭恭敬敬地立着,见枕春衣着华贵前呼后拥进来,都唱礼道:“明贵仪万福。”

    胡楹儿亦步亦趋跟在枕春身后,解释道:“此处有今载新进的宫娥百又二十人,全部是刚刚调教好,还未派遣去各处宫苑的小丫头。”

    苏白客气问道:“都是一般出身吗?”

    胡楹儿低声:“前头一百个是挑选入宫的女儿家,后头二十个是没入奴籍的罪身。”

    枕春眉角一动,未开口,进了别院前头的小厅,坐在门口的软椅上。便有管事的宫娥上前来打扇奉茶,十分殷勤。她一壁吃茶,略略扫得一眼,见各位掌事都是见胡楹儿的眼神行事,可见这胡楹儿是能做主的。便问:“本主想挑两个丫头,老实本分年纪小的,若能认字便最好不过。”

    “这些丫头年纪轻,能识字的不多。”胡楹儿略略思虑了一下,便道:“倒也有几个,是乐京的良家出身,家中教了识字的。”便朗声朝着一列小宫娥们道,“唐氏、王氏、苏氏上前来。”

    便见三个十一二岁的小丫头上前来磕头。

    三人虽然穿得一模一样,可唐氏头上饰了一朵黄橙橙的绢花尤为明显,她抢在前头第一个回话:“奴婢家中是近郊的佃户,母亲教过几个字。奴婢的母亲本是乐京的商户人家,若不是落魄了也不会做佃户,母亲常常说读书吟诗往后能讨夫家喜欢,指不准能嫁给个秀才呢!明贵仪小主奴婢是知道的,阖宫都在说!明贵仪小主身边儿有个贴身奴婢被指给了广平侯府做正房夫人!那可是……”

    苏白轻咳一声。

    胡楹儿露出两分恨铁不成钢的神色,打断道:“没眼色对的糊涂东西,下一个!”

    王氏生得相貌普通,但礼数周全,矮身回道:“回小主的话,奴婢王氏,家中有个舅母是开胭脂摊子的,奴婢会几个记账的字儿。”便闭口也不多说了。

    “几岁了,还会别的不曾?”枕春问。

    王氏低头也不敢看枕春,说道:“回小主的话,十二了。”又想了想,“胡姑姑平日里教了奴婢们礼数,还做些针线活。奴婢还……还会调些胭脂水粉。”

    胡楹儿见这王氏机灵也不枉她平日教导,还替她道了句好:“这丫头本分,规规矩矩确是个没错儿对的。”

    枕春颔首。

    胡楹儿便传下一个钱氏,还说:“明贵仪小主喜欢能识字儿的,这个苏氏再好不过。苏氏的哥哥是外头书塾里做事的,听说钱氏还会写两句诗呢。”

    便看见一个弱柳扶风的小姑娘蹁跹上来,声若蚊蝇:“奴婢苏氏,小字婉君。”她抬头看了看枕春,“奴婢自小爱读书,小时候读过《碧钗记》与《白马奇谈》”

    《碧钗记》是坊间流传的话本,将的前李朝开国皇帝与一个叫金碧钗的宫娥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这《白马奇谈》又是南方说书人最爱说的故事,讲的一家大户人家谢氏的大少爷与一个小丫鬟的传奇情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