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八章 高职低配 百官郊迎-第2/3页



    人反正归顺,大顺肯定不能将他们罢官赶回家,于是高职低配就可以很合理的解决这批降官工作问题。

    天津方面除骆养性这个总督改任河北布政使外,原天津巡抚张忻则改任河道参议。

    同样,西营降臣也适用“高职低配”。

    除孙可望、李定国及汪兆龄、胡默等原大西中央政府的官员外,近来陆四又将张献忠任命的四川总督张以泽改任为山东布政使,天授府知府周综文往淮安任职漕运参政官。

    陆四这次专门在保定停留两天,一是就河北境内官田罚没问题于夏大军这个实际主政官交待,另外就是就河北发展问题讲几点自己的看法。

    河北因原是北直隶,境内有很多前明时期的皇庄官田,清军入关后在河北也大肆圈地,现在大顺成了北方之主,关于这些土地如何分配就成了为政者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陆四实事求是的方针下,夏大军首先将被清军圈占的田地发还原主,没有原主的则同皇庄官田一起统计。

    整体上执行两个策略,一是就近,一是就军。

    “就近”原则就是先行发配土地附近贫民,使百姓有地可耕。

    “就军”原则就是将大量成片土在一无原主,二无百姓可分的情况下,专门拨出用于配分大顺有功将士。

    对此,陆四原则上同意。

    自家即将做天子,追随自家的将士们肯定也要有富贵。

    富贵之基础,一是权,二是钱,三是地。

    三者之中,地又为基。

    这是古往今来封赏基础,陆四这边纵有其它方式,但也必须尊重这个基础。

    夏大军又请求废除明末以来一切加派钱粮,如三大饷一律停征,今后赋税只征正额及火耗。

    “今后赋税如何征法,待我回京后会另有安排。”

    陆四所说的另有安排自是“摊丁入亩”这一政策。

    现下北方多地少人,原地主阶级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可以说是被削弱了七成,因此大顺看上去是一穷二白,举目为艰,但却又是一张可供陆四泼墨的白纸。

    任何前人、后者的改革措施,在陆四这里都可以得到自由发挥。

    因为,根本没有反对者。

    反之,南方就不是陆四想干嘛就干嘛的了。

    “河北眼下困难,但只要抓住地和海,河北将来是大有作为的。”

    陆四明白告诉夏大军,除了恢复地方民生,与民休养,轻徭免役外,他这个河北巡抚也要将眼光看远些,不要盯着河北这点人和地。

    因此,河北省可以利用天津港口,组织官方的海贸船队,与朝鲜、倭国互通有无。规模上去后,中央这边也会给予政策支持,将来整个大顺朝都要走出国门到海外去做生意。

    “地是死的,人是活的。”

    “地里的东西再多,也不及大海中一瓢水。”

    “都说当官要为百姓负责,要让百姓过得好,所以千百年以来当官的就想着让百姓在家好生种地,面朝黄土干一辈子,累死累活不过养家糊口。这个不好,咱们大顺的官不能这样干,咱们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有地不叫有钱,有地也不叫好日子,得有钱。怎样才能有钱,那就是得做生意,同天下人交往...”

    陆四将天津这个出海口的重要性详细于夏大军说明,并且给了夏大军可以调动水师的权力。

    只要夏大军不傻,他这个河北巡抚一定能够通过天津给全省的百姓谋取福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