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李虎子是杀人王-第2/3页



    原因当然是拿银子买回家的路,总比城破被人家抢,又或突围路上叫人家撵来得好吧。

    太后谕旨并没有让满汉大臣们也献银子,可大学士范文程和宁完我二人却各自主动捐输三千两,就是汉官冯铨也自掏腰包愿出五百两。

    那位当廷被“拽断”辫子的孙之獬倒是没有被下狱处罚,只是被罢官赶出朝中,按理这位剃头党的领袖乖乖在家呆着便是,但却不知是良心发现还是脑子坏了,竟将家中的金银首饰拿出来说是要为大清分忧。

    结果,被郑亲王济尔哈朗下令乱棍打出。

    大多数汉官的觉悟不高,没有愿意学孙之獬为大清分忧的,倒是不少人在家忙着藏银子,原因是害怕大顺军入城后会继续追赃助饷。

    除了那些早前就同大顺方面有过接触的,余者基本上都对马上到来的大顺军入城感到惊虑。

    济尔哈朗等议和使是从广渠门出的城,顺军方面显然也有足够的和谈诚意,大军统帅、山东节度使陆广远亲自同济尔哈朗会唔。

    出城之前,济尔哈朗已从冯铨那里得知这位年轻的陆节度正是“贼首”陆文宗的侄子,军中呼少都督,因此并不觉得他堂堂大清亲王只同一个山东节度会唔有什么不妥。

    一番客套后,双方进入正题。

    顺军方面另外几位参与和谈的是反正的耿仲明、镇帅高杰、以及一位打进来脸上就明显带着怒意的小将。

    小将自是陆四的外甥李延宗,他也是陆广远的嫡亲表弟。

    生怒的原因是李延宗不知道舅舅是怎么想的,明明鞑子在北京都快完蛋了,偏要跟他们搞什么和谈,放人家出关,这不是没事找事,给将来埋祸患么。

    要按他李延宗的意思,拼着死上几万人也要把北京城啃下来,然后管他鞑子老的小的,男的女的,统统拉出来过刀,叫他们看看汉人的刀跟他们鞑子的刀哪个更锋利!

    然而,是打是和,可不是他李延宗能拍板的。

    眼下,只能乖乖听话跟在表哥身边。

    表哥先前还嘱咐他,没他的允许不许说话,这就让李延宗心中更是窝火郁闷。

    耿仲明参加谈判的原因除了攻打北京他的炮兵部队要占首功外,还因为此人比较擅长交涉事务。

    另外一个原因是李延宗首先要让清廷将城中的耿仲明部家眷交出来。

    这个补充条件说出来后,济尔哈朗同英俄尔岱他们都没迟疑,就痛快应允。但却说怀顺王家眷交还还须等朝廷出关。这也是防着顺军出尔反尔,万一于清廷东撤途中袭击他们。

    李延宗与耿仲明低语几句,便没有就此事再行要求。接下来,在耿仲明的“唇枪舌箭”之下,济尔哈朗将释放的汉奴人数增加到了八万人,归还白银数量增加到四百万两。

    原本济尔哈朗是坚持以山海关为两国分界,至少也要以宁锦为界,可冯铨私下劝说他眼下当务之急是朝廷同京中的二十余万八旗家眷安全回到盛京,万不可在此小事上与顺军发生争执,导致和谈破裂。

    英俄尔岱也说此事不必争,真等大清将朝廷连同主力撤回关外,那顺军难道还真能守住广宁不成?

    济尔哈朗一想也是,遂不再就此分界继续争执。

    和谈条件基本成功九成,唯独在清帝去皇帝号,降称国主之事上,双方都不肯让步。

    济尔哈朗倒是想让步,可代善和多铎那里不同意,他做主也没用。

    “若贵国不愿去皇帝号,那我大顺二十万天兵明日便打进城去请贵国皇帝屈尊降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