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背锅-第2/5页





    经过漫长的一夜,图154客机降落在长安机场。

    飞机一降落,就有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兵将这架飞机包围。

    飞机上的重达十几吨的资料装上车,由几辆武警车负责押送。

    西飞研究所里,上百个技术人员焦急等待着。

    看到车子一到,马教授、叶教授他们赶紧上前,打开保险箱里,拿出那些珍贵的发动机资料。

    看到那些关键的数据,这些技术人员欣喜若狂。

    有了这些资料,运10的进度将会大大缩短。

    马教授喊道:“赶紧将这些资料分类归纳,让专业的人员翻译出来!”

    这些资料有些是用英文写的,但是大部分都是用俄语写的,必须由具有专业知识,又懂俄语的人来翻译才能翻译准确。

    幸好当年中**工师承苏联,专业又懂俄语的人还不少,不算是一件麻烦的事。

    运10这个项目本来就是西飞和源动力公司一起合作的项目,关于图154科技的资料,源动力也派人参与进来了。

    夜幕再次降临,晚上已经将近十二点了,今年已经六十多岁的马教授还在翻阅着今天刚送来的资料。

    叶教授拿着一杯牛奶还有一个茶叶蛋放在桌子上。“老马,研究所的人员送来了夜宵,我知道你吃不得太油腻的东西,就带了这些来了。”

    马教授听到声音,抬起头看到是叶教授。

    “我不饿,你给其他同事吧!”

    “行了。现在又不是以前,大家都有。快吃吧。知道你今晚只怕没有那么容易入睡的!”

    看到马教授还在犹豫,叶教授笑着,继续说:“有狗大户在,你还在乎这点经费。说不定你不吃,人家更着急呢。人家可就是指望你帮他将大飞机造出来,你要是身体垮了,只怕一帮人要受责罚呢!吃吧。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

    马教授听到,也笑出声。

    “当初穷怕了,一分钱当两分钱花。这抠门的毛病一时半刻改不了。”

    叶教授坐下来,说:“谁说不是。不过现在改革开放搞得有声有色,大家都慢慢好起来。连经费也开始慢慢提高了。听说空军都喊出在未来的几年时间内要购买一百架飞豹战轰机。沉飞那边不干了,他们叫嚷说很快就能生产更优秀的歼11战斗机,要求空军多考虑考虑。”

    马教授也是知道西飞、沉飞、成飞几个飞机制造公司在竞争的事。

    “最艰苦的日子过去了。现在正是埋头苦干,迎头赶上的好时机。正是这样我才有些心急,希望能尽快搞出咱们自己的大飞机,将我国航空领域最大的一块短板补上。”

    叶教授听到摇头说,“你这老马又在抱怨我们西飞了。你就将心放在肚子里,有了库兹涅左夫nk-8-2涡轮风扇发动机的全套资料,加上我们研究涡扇9打下的基础。不出3年,一定能拿出合格的涡扇8给你们试用。5年后就能达到量产的标准。我们有信心在10年的时间,能让涡扇8发动机的寿命最起码能达到四千多小时。”

    马教授高兴地说:“那就拜托你了,老用着美国的发动机,心里硌得慌!”

    “等到我们的大飞机飞上天,就轮到美国人心里硌得慌了!”

    “哈哈哈……”马教授笑出声。“说的是,就等着看美国人到时候的脸色了!”

    事实上都不用等到大飞机飞上天,现在美国人的脸色就十分难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