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难题-第2/4页





    听完于教授的解释,楚云飞说道:“是我想的太简单了。不过像这种高空、低空高速飞行的技术,外国人是不会提供各项关键数据给我们的,只能靠我们自己慢慢摸索积累的!这对以后的研究也会带来巨大的帮助。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提。能帮的上忙的,不会推辞!”

    “楚先生你做的已经够好了。西飞正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培养出一批人,到时候等我们老了,还也有人才,不会出现断层!”

    “说的是。看来我自己也有些着相了。总是想要赶紧让中国强大起来,竟然还妄想靠着一己之力短时间内就让中国科技赶上欧美。”

    “我们这些人又何尝不是这样,总想着尽快研究出成果,甚至为了一个试验几天几夜没怎么休息。总是怕时间不够!不够楚先生你对教育的投入确实了不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

    楚云飞和于教授在讨论着航空的未来时,

    贵(阳)一处山区,一众人站在一个平台上,手里拿着望远镜准备着。

    楚云飞提出便携式防空导弹计划,赵刚就开始展开各项研制便携式防空导弹的筹备工作。

    和赵刚预料的异样,有关便携式防空导弹的立项申报工作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

    哪怕是有楚云飞的资金支持,但是涉及到军工的,就没有一件事是容易的事。

    尤其是在这一款便携式防空导弹还涉及到日后的对外贸易,国防部那边更是十分慎重。

    总参装备部和国防科工委不止一次来到贵(阳)听取了有关便携式防空导弹的汇报。

    作为这个项目积极推动的赵刚为了促成这个研究项目的立项更是BJ贵(阳)来回跑,这才终于说动了老首长,同意了这个项目的开展。

    就这样,也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为此国防部专门向源几个重要军工单位发出了人才借调函。

    一些军工单位没有意见。

    有些单位就意见十分大,根本不想将自己科研单位的台柱子借出去。

    对于那些不配合的,也是赵刚不辞辛苦,半个中国的跑,去劝说,这才将人才都送到了贵(阳)项目组里,挂靠在150厂下。

    这才让便携式防空导弹的研制工作正式步入正轨,赵水也成为便携式防空导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赵刚退休了,现在负责这项研究项目变成了林志强。

    他拿着望远镜满怀期待地看着天空。

    “五、四、三、二、一!发射!”

    咻,一架靶机飞上天空。

    过了三分钟,

    随着一个肩膀上扛着发射器的战士扣下扳机。

    发射筒尾巴喷射出一阵烟雾后,一枚导弹冲天而起,直奔天上的靶机。

    “砰~~轰~~!”

    天空中响起一阵轻微的爆炸,随即腾起一小团火光耀眼的蘑菇云.......

    看着那团明亮的蘑菇云渐渐扩展、变大进而随风消散,站在安全区的林志强才把手中的望远镜放了下来,对着身后的赵水笑着说道:

    “看这情况,应该说你们的研究成功......”

    林志强刚想开口称赞时,他看到赵水那黑着的脸,不由得问道:“怎么了?不成功吗?”

    在招待所的一处小会议室内,整个屋子烟雾弥漫,就算是向来不怎么喜欢烟酒的林志强这个时候也忍不住一口一口抽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