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中原战事-第2/3页





    东郡太守王肱抵挡不住,向袁绍求援。

    当时,曹操由于刺杀董卓后从洛阳逃走,是朝廷通缉的对象,丢了官职。这时候曹操的官职,还是袁绍作为盟主任免的,属于袁绍麾下的官员。

    曹操和袁绍是总角之交,双方有争斗之心,曹操也没有真心归顺袁绍。

    这一点,袁绍是知道的,却又默认了。

    曹操把黑山军肆虐的消息告诉荀彧和戏志才,戏志才建议曹操向袁绍请战。说来,戏志才也是因为荀彧引荐的缘故,才出仕曹操。由于荀彧、戏志才推荐,曹操麾下也聚集起一批谋士,开始崭露头角。

    曹操言辞恳切的向袁绍请战,袁绍直接就同意了,让曹操兵。

    其缘故,一方面是因为两人的关系,另一方面是袁绍内心愧疚,觉得诸侯讨董的时候,对不起曹操,才派曹操出战。

    袁绍此人,耳根子软,优柔寡断,曹操利用这一点,成功摆脱袁绍。

    曹操带着麾下士兵进入东郡,借此展自己势力。

    所谓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

    曹操这样的人,注定是要迸出璀璨的光辉。曹操在荀彧、戏志才的辅佐下,在濮阳击败白绕率领的黑山军,立下大功。

    这时候,戏志才又建议曹操上表袁绍,想要担任东郡太守,

    袁绍得到曹操的来信,直接答应下来,任命曹操为东郡太守。

    曹操得到任命,改东郡的郡守府为东武阳。自此,曹操也有一郡之地,成为名副其实的一方诸侯。但是,这时候的曹操和袁绍相比,依旧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有着非常大的差距。

    ……

    继曹操之后,公孙瓒又再一次斩头露角。

    初平二年,十一月。

    盘踞在青州的黄巾三十万大军北上勃海郡,准备与另一农民军黑山军会合。

    袁绍派人通知公孙瓒,希望公瓒率领大军相助。公孙瓒得到来信后,直接答应下来,率领步兵和骑兵共计二万人,从大本营幽州出,兵迎击黄巾。

    大军和黄巾军在东光县展开激战,公孙瓒大破黄巾,斩三万余级。

    黄巾军被击败后,抛弃辎重,南渡黄河。

    公孙瓒和谋士商议,领兵在黄河边设伏,等到黄巾士兵半渡之时,突然起攻击。

    这一战,黄巾军死伤的士兵数万,血流成河,公孙瓒也俘虏黄巾士兵七万余人,其中的车甲财物更是不计其数。公孙瓒取得胜利,消息传到长安,董卓得到消息后,为了拉拢公孙瓒,拜公孙瓒为奋武将军,封蓟侯。

    和袁绍的封赏相比,公孙瓒自然更喜欢董卓的任命,因为董卓代表朝廷。虽然公孙瓒曾讨伐董卓,可并不妨碍他接受董卓的封赏。

    正因为如此,公孙瓒和袁绍之间留下一道裂痕。

    等到初平二年冬天的时候,双方便开战,争夺冀州,当然,这是属于后续的事情。

    ……

    初平二年,战事不断。

    十一月,天气转凉。

    在中原大战纷呈上演的时候,益州却逐渐的平静下来。王灿将家眷接到成都,坐镇成都,安抚百姓,梳理内政,同时开始征讨周边郡县,巩固自身实力。

    王灿攻下成都的时候,是从汉中北下,所过之处,都被平定,

    然而,成都以南却并没有归附王灿,需要王灿将这些郡县纳入麾下的实力范围,以免出现国中之国的情况。

    期间,任岐得到贾龙、李元和崔赫被杀的消息,起兵反抗,不久就被消灭。

    这一战,耗时不过三天就被彻底平定,向益州的其他郡县展出了王灿士兵的战斗力。正因为如此,王灿麾下大军南下,都是望风披靡,所遇郡县都开城纳降,不敢抵抗。

    一时间,除了居住在山林中的蛮人,整个益州都在王灿的掌控下。

    由于王灿主政,在成都重新修复被刘焉毁掉道观,又减免赋税,开设粥棚让百姓渡过寒冬,使得百姓对王灿更加拥戴,在心理上认可了王灿。这自然是王灿动的舆论攻势,要消除攻下益州带来的影响。

    与此同时,王灿也紧锣密鼓的筹划着甄选大族子弟入仕的事情,也等待着董卓对他益州牧的任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