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驯龙-第2/3页





老百姓没地种,管你大堤,还是滩地,堤内堤外都种。

甚至都种到河漕边上,还修起民埝,所谓所埝就是两岸百姓为保护田地村庄而在河滩上修的小堤,随湾就曲,甚至逼近河漕,导致有些河面宽不及二里。

一遇大水,就会拦河逼水,有碍河流,容易使的河堤决口。

在晚明以来,整个黄河中下游的黄河河道,其实堤内的河滩上,都已经有许多村庄了,不仅仅是种河滩地,直接就盖房子立村庄,外面又修起埝子。

所以现在山东修新堤,必须得保证最少两堤二十里宽,必须得保证河堤内没有村庄,河滩地可以适当的允许百姓种些杂粮,但绝不能修埝建屋。

甚至在有些地方,还得保证两堤内不止二十里,要河道安全为前提,不能出现百姓与河争地情况。

这要在太平年月,要清理民埝,拆除堤内村庄房屋、清理滩田,那无疑是会非常难的,清理了如何安置?

但现在因为明清战争,加上刚经历的大灾等,导致现在人口锐减等现状,反倒有利于做这些了。

“治河方桉,朕批了,需要的钱,朕也马上会让户部划拔。”

朱以海望着杨文骢,他是马士英的妹夫,贵州的大才子,书画名家,不过能力还行,忠心也还可以,当初南都亡,也能带着贵州一营人马坚决不降清,还入苏州斩了鞑子使者,此后在海上抗清,甚至也没加入义阳王他们那个监国朝廷里,朱以海北上吴地后,他也是主动带兵来投的。

这几年,也陆续担任了不少实职,表现都不错,算是绍天朝有作为的从龙功臣。

挑他来做这河道总督,也是因为杨文骢这几年做事较有原则,而且懂变通,再者就是较为清廉,倒不是说他不爱钱,只是他不乱伸手,朱以海拉他投银入股的一些产业,他也是都投钱跟进的,所以杨文骢现在跟他姐夫马士英一样,身家不菲,却不屑贪贿,甚至连以往的那种陋规俗礼也是看不上,坚决不收的,甚至还很不留情面的,把许多行贿的手下官员给检举揭发了。

河道衙门跟漕运衙门,盐务、铜务这几大衙门一样,以往在晚明以来,都是肥差,所谓肥差,自然也意味着贪腐严重。



  

不搞个能立场坚定的元勋过去,到时朱以海投三千万银子进去,结果河道总督先跟下面官员贪掉个一两千万,那还修什么。

上行下效,人人贪污,各种地方弄银子,材料以次充好,甚至豆腐渣工程,那可不行,而这种问题,其实大明以前是非常普遍的。



  

河道上人人都在贪,各种法子贪,所以朝廷年年花银子,百姓年年又是捐又是派的,还要上河做工,结果河还是年年决。

甚至那些不要脸的河道官吏已经丧心病狂到,本来河道不会决,他们也会想办法故意让河道决,因为决了就会有银子拔下来,就能贪更多。

“朕会派专门的巡河御史监督的。”

“另外,还会派成立专门的河道审计部门,针对河道工程审计,你的操守和能力,朕都是相信的,河道衙门现在这些主要的官员,也都是朕钦点的,但下面的那些官吏,你们可就得盯紧了,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臣绝不敢辜负陛下信任,一定治理好河道,更管好所有属下。不修好山东黄河大堤,臣不回家。”

“朕相信你,重点先治理好山东新河道,同时河南段的旧道,也还要同时展开治理,那些堤内民埝必须拆除干净,村庄百姓全都迁走。大堤该加固的加固,该加高的加高,该种树就种树,银子该花还得花,这块的治理费用,朕会另外划拔。”

“山东总督兼巡抚黄宗羲和黄淮总督兼河南巡抚陈潜夫,朕也会特别下旨给他们,让他们全力配合黄河的治理。

朕给你三五年时间,你要是能够把黄河治理好,朕到时特赐封你一个世袭国公爵位。”

杨文骢现在是开国县侯,也是世袭的,但仅是县侯,离国公还有三级呢,而且他是文臣,如今担任的主要是文职,立不了军功,基本上没什么机会再往上封爵。

朱以海的世袭国公许诺,连杨文骢都不禁动容,连声谢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