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风流才子李金榜



  来活啦,来活啦!

  张小乙把男子迎进屋内,为他斟茶递水,摆上前天从供桌上挑出来还未腐烂的瓜果。

  “具体是什么情况,是你又遇见女鬼了,还是有女妖来迷惑你?跟弟弟说,不论是什么妖魔鬼怪,贫道都能手到擒来!”张小乙拍着胸脯保证道。

  男子先是低头看了一眼果盘里的水果,咽了咽唾沫。面色有些为难,眼神飘忽不定,最后下定决心,这才悠悠说道:“小乙啊,那个……我养在外室的小妾被你嫂子发现了。”

  张小乙眉头微皱,小妾被发现了跟我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

  “不是我告的密吧……”

  “当然不是!”

  男子为难道:“你也知道,你嫂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她要是知道我私藏外妾还不得活吞了我。”

  李金榜一提到自己夫人,立刻面露惧色。

  “所以呢,我就想请你帮帮忙。你去帮忙做做法,跟我媳妇儿说,就说小翠儿是妖精,是她勾引的我,让我把这一劫躲过去。

  你嫂子最信你,只要你说是她勾引的我,她指定能信,等这一劫过去,哥哥保证,为你们真武观重修庙宇再塑金身!”

  张小乙眼神阴冷,神色严肃。站起身先把果盘和茶水撤下,在男子哀求的目光注视下道:“滚~”

  老子是个有职业操守的道士!

  “小乙,你不能不管我啊,难道你就眼睁睁的看着我死无葬身之地吗?”男子抱住张小乙的大腿哀嚎。

  男子都要哭了,眼泪含眼圈。

  要说封建社会,男人三妻四妾很正常,为啥他会这么紧张呢?

  这还要从他的家事说起。

  这小子名叫李金榜,十九岁,是城南李老爷家的独子。

  对,就是上个月张小乙帮忙捉鬼的那家,城南的李茂才李老爷。

  李金榜这名字取的挺好,寓意金榜题名,这是李老爷画了三十两纹银在金山寺求来的。

  但是他对得起自己的名字吗?

  可以说在十五岁之前还是对得起的。

  十五岁之前李金榜那真算的上是文质彬彬胸有墨竹,十四岁就考中了秀才。李老爷见儿子这么有出息,光宗耀祖,直接在他们家门口的那条街上摆了三天流水席,逢人就说,“我们老李家要出状元了!”

  十四岁得中秀才,那也算是响当当的神童。

  但人怕出名猪怕壮,李金榜作为“别人家的孩子”,吸引了杭州城里大批的文人墨客上门攀关系。李金榜那时才十四,十四岁的小孩儿能经得起什么诱惑。

  他被一群人各种夸赞,之后花钱在西湖岸边买了一家茶楼,办了一个诗社,整日和一群比他大的念书人泡在诗社里。

  李老爷见儿子成天和念书人在一起,也很放心。他想的是,都是念书人,在一块肯定是整天吟诗答对,尽显文人雅士之相。

  但是,李老爷可高看了这群念书人。

  李金榜诗社里的同窗们都比他大,最大的都小三十了,这种人考个秀才已然不易,自己对举人进士啥的也不抱希望。他们搭上李金榜为的是什么,为的是一日三餐,为的是花他的钱。

  自打建立诗社,这帮人一首诗也没做啊。

  一群人每天下午准时准点在诗社凑齐,研得了墨,舔饱了笔。

  然后就开始欣赏诗社对面青楼里的姑娘们了。

  到了傍晚,这帮人撺掇李金榜去青楼喝花酒,美名其曰是仿古人,感受才子佳人花前月下陶冶情操。

  李金榜一开始也害羞,毕竟十四岁的小孩儿,刚刚懵懂,不好意思。

  但架不住这帮人一个劲儿得撺掇,说什么诗仙李白就喜欢逛青楼,要是不逛青楼哪能写出“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这样的千古绝唱啊。

  这话要是让李白听见,估计得让青莲剑歌再次显露人间。

  谁都知道,李白这首诗和青楼娘们儿没一点关系。但刚刚步入青春期,本来就对女性带有懵懂与向往的李金榜,被他们一顿花言巧语忽悠的进入了青楼。

  青楼那是什么地方,那是吃人不吐骨头的白骨洞。李金榜一进门,老鸨子就知道他是个雏儿,当即就派出了自己手下的王牌。

  花魁是干啥的,那花魁不仅长得漂亮,拿捏男人心理更是一绝,经过一晚上的时间,李金榜便被这位花魁勾住了魂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