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打感情牌-第2/3页



        曾省吾也没有把昨晚的事太当回事,拉拢戚英道:「戚英呀,我想把你举荐到吏部尚书张居正门下当门生如何?」

        这话把戚英惊得一诧,朝中有人好当官,戚英知道这个道理,父亲戚景通在世的时候就讲过,

        只是张居正是什么人戚英不了解,不好仓促答应曾省吾,也不敢拒绝曾省吾。

        因为父亲戚景通的政敌就是严党,现在清流派也是严党的政敌,按常理来说戚英站队到清流派门下当门生是没有问题的,只是不敢仓促答应。

        他回答道:「多谢大人抬爱,我和张大人从未谋面,等我见了张大人以后再作决定可以吗?」

        曾省吾看到戚英不答应也不拒绝,猜到他有顾虑,是不是顾虑清流派贪官多?还是顾虑张居正什么?

        曾省吾真诚道:「戚英呀,我很理解你,你和张大人从未谋面有顾虑很正常。

        不过话说回来,在官场上吃得香的人需要讲究策略的,如果自己的位置都保不住,如何去消灭倭寇,保卫大明的和平?

        我知道你是一个有理想抱负的人,我们都知道你写了一首诗,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就知道你胸怀大志。

        但混官场凭着满腔抱负和一身正气可不行,还要学会驾驭时势讲究策略,明着做正义之事,暗中也需要左右逢源重视游戏规则。

        熟话说朝中有人好当官,朝廷没有大山你能当大官吗,不能当大官你能施展抱负吗?

        再说张大人是一品大官,能做他门生的人都是翰林院拔尖人才,而且还需要排队才有机会,我举荐你去当他的门生,还不是他和我看中了你是个人才。」

        这一番话真把戚英说服了,他感谢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戚英感谢大人的教诲,也感谢两位大人看得起我。

        能当张大人的门生是我的荣幸,我没有说不同意的,只是我需要见张大人一面让他看到真实的我,才好决定后面的事,这也是尊重张大人。」

        戚英其实想当张居正的门生,毕竟张居正的名声是很好,比严嵩的名声好得多。

        虽然清流派贪官有不少,主要是地方官员贪污。张居正是京官名声却不差,到目前都没有听到他是贪官的传说。

        所以站到张居正的门下当门生的确是一件好事,但是现在答应不得,现在要是答应了,曾省吾会要求他说出藏银地点逼他纳投名状,那就亏大了。

        虽然这些白银是从海盗倭寇手里截获来的,来源却是清流派的官僚集团,要是被曾省吾得知藏银地点,那这些白银不就又回到清流派官僚手里吗?

        所以戚英以要求见张居正一面为理由不明确答应他,即是尊重张大人也是给自己保留了回旋余地。

        曾省吾看到戚英虽然没有明确答应,但是说的话很有道理,觉得拉拢他非常有希望,也不好意思再逼迫他了。

        两人又聊了一些其他的事后回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