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白银荒缺-第2/4页





        假阿明举起夜莺的佩剑道:“这是夜莺使者的佩剑,你敢不信吗?”

        徐惟学拿剑看了看,果然是夜莺的佩剑,于是信以为真,呵呵笑道:“好的你先回去,我马上赶去台宁商会联络厅向使者解释。”

        假阿明拒绝道:“别,使者已经睡下了。他今天被人踢下楼痛得睡不着,现在好不容易睡着了就不要去打扰他了。”

        徐惟学点头道:“好的,我明天就去向使者解释。”

        假阿明道:“夜莺使者令我今晚查货,墨宝太贵重了,货物数量我必须要查。”

        徐惟学生气道:“我徐家这么多年交易过那么多货物,什么时候欺瞒过主子半分?什么时候作假过半成?使者这么做是信不过我徐惟学吗?”

        假阿明笑着解释道:“岛主你多虑了,因为这批货你一开始没有老实交待,使者不得不提防呀。谁能保证你今晚不会藏货?”

        徐惟学心想,一开始确实是自己欺骗了使者想吃独食,虽然这批货属于黑吃黑可以吃独食。

        可惜被夜莺查到了,自己理亏在先,现在人家派人来查货也是人之常情。

        这个时候不能得罪夜莺,不然他向主子说什么坏话,让主子不信任徐家可就不好,不能贪图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徐家的根基。

        徐惟学妥协道:“好吧,你跟我来,我带你去查货,一定让使者放心。”

        徐惟学打着灯笼带着戚英去查货。戚英跟在徐惟学身后暗喜不已。

        府衙里面有样品展览室空间很大。两车墨宝不占很大空间就藏在样品展览室里。

        样品展览室的主要功能是摆放各种商品,用来了解各种商品的行情价格。以前是清流派官员黄大节用来给商人参考市场行情用的。

        明朝的丝织品、瓷器、茶叶等大量外销。这些物品原本只供欧洲上流社会使用的奢侈品,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

        欧洲人以拥有来自中国的精美瓷器为荣,他们往往在客厅中布置“大明角”。

        所以明朝时期西方的白银大量涌入中国。原因是西方国家没有多少能够吸引大明民众的商品。但是大明的商品却能成为西方国家市场的热销。

        大明每年对外贸易创收了很多白银,白银储备全世界第一原本不缺银两的。

        奇葩的是,大明社会的财富在大幅提升,平民百姓却食不果腹,嘉靖皇帝也整天让钱愁得不想上朝。到底钱去哪里了?

        嘉靖皇帝清醒地意识到,大明的巨大财富藏在江南,就藏在严党官僚集团和清流派官僚集团的手里。

        这些白银被两派的官僚集团藏埋在地底下面,大官挖大洞,小官挖小洞。

        银两一埋进去基本上不用挖出来用了,因为官僚的白银每年都是进账的。

        官僚们把贪来的白银年年挖洞掩埋,因为用不了不如藏起来,藏起来就是藏罪证,反正白银埋在地下烂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