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进攻内黄-第2/3页



  “既在军中,就按军中的规矩办,待会去自领五军棍。”

  陈暮淡淡地说道。

  杨修不敢争辩,苦着脸道:“唯。”

  等陈暮教训了杨修之后,朱儁才说道:“子归,是否如德祖所言?”

  “不错,正是反间计尔。”

  陈暮侃侃而谈道:“安阳城内尚有袁谭亲信辛评,若我劝其投降,他必将此事奏报袁谭,袁谭也很快会把此事告诉袁绍,袁绍必疑张郃。”

  “袁绍未必会疑他吧。”

  朱儁反驳道:“张郃乃是袁绍亲信大将,当初被子归你击败而降职处罪,如今又很快复起,可见他还是得袁绍信任。”

  “若我过洹水阴袭九侯城呢?”

  “阴袭九侯城?”

  “正是,袁绍其实也不信任袁谭,他最喜爱的儿子乃是袁尚尔。”

  陈暮说道:“所以魏郡并非是袁谭全权处置,那逢纪为监军,坐镇邺城,就是在替袁绍监视袁谭,而袁谭则驻扎于九侯城,为安阳与邺城屏障,你猜我阴袭九侯城,张郃救还是不救?”

  朱儁沉思道:“九侯城可不是那么容易进攻的,周围有武城、魏县、平阳城等地,背后又有邺都,周围袁军精锐不下四五万之众,孤军深入,恐难以成事。”

  陈暮笑道:“我们要的并非是把九侯城拿下,而是要看张郃怎么选择而已。他若是救,我们中途伏击则可。若是不救,嘿嘿。”

  “若是不救,有之前劝降之言,袁绍袁谭必然更加怀疑张郃有异心,居然弃少主不顾。”

  朱儁恍然大悟。

  袁绍再怎么不喜欢长子,袁谭也好歹是代表袁绍坐镇魏郡,敌人都打到城外,包围城池,你选择不去救主,是什么意思?

  哪怕洛阳军没有伤到袁谭一根汗毛,这样的态度也绝对会让袁绍和袁谭不爽,到时必然猜忌于他。

  历史上张郃高览是怎么被逼降的?

  还不是因为他们攻不下曹军的营寨,被郭图中伤,导致他们不得不投降于曹操。

  陈暮当然知道想要逼迫张郃投降没那么容易,所以绕过安阳,进攻有袁谭的九侯城,如果张郃选择来救,围点打援即可,如果张郃选择不救,袁谭心中也必然有一根刺。

  汉末这堆袁家人,可都不是什么心胸宽广之辈。最重要的是,九侯城并不是像安阳这样的重镇,城池也不高,攻打难度非常低。

  只是因为处于邺城周边,周围的袁军数量太多,所以不好攻打。只要能够给袁谭造成惊吓,张郃回师不力,怎么样也该斥责于他,张郃担惊受怕之下,说不好会真的投降。

  但杨奉还是忍不住提出疑问道:“可是九侯城周围袁军太多了,即便大军绕过安阳,孤军深入,万一没等来安阳的袁军,周围的其他袁军进攻咋办?”

  “这就要提到第二个办法了。”

  陈暮看了眼司马家兄弟,轻声说道:“待二哥拿下内黄,从邺城东南方向进攻魏县的时候,武城、平阳城以及邺城的守军,你们觉得他们还敢去支援九侯城吗?”

  “内黄应该也没那么好拿吧。”

  朱儁提出异议。

  陈暮笑道:“太尉放心,山人自有妙计。”

  “好,那就看看你如何拿下内黄。”

  朱儁点点头。

  现在也没什么别的办法,邺城为魏郡中枢,也是冀州中枢。

  周围兵力不下十余万众,繁阳、内黄、黎阳一带皆有重兵,邺城周边也有数座城池,哪那么容易攻得下来。

  既然陈暮说有办法,那就先看看他的吧。

  当下,朱儁也是立即开始整顿军务,一边加紧制造营地,一边筹划进攻城池的事宜。

  过了几日后,陈暮便启程前往内黄县。

  关羽大军此时就驻扎于内黄,朝廷总计出动六万多大军,除了驻扎在林虑的徐晃以外,朱儁领三万五千北军精锐,关羽则约两万人。

  此时关羽早就已经准备开始进攻城池,等到陈暮抵达之后,把一切计划都安排妥当,便开始正式行动。

  八月初,已经入秋。

  天气依旧炎热。

  内黄县城西门,袁军军司马赵威孙看守此城门。

  很多人都知道,赵家乃是魏郡望族,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赵威孙的亲姐姐,就嫁给了司马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