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四三章 划分战区



  “如果陛下杀了人,恐怕就不一样了。”徐廷功有些迟疑的说道:“那些人不会坐以待毙,到时候恐怕会牵连到咱们。”

  “那就更不能出头了。”徐文璧没好气的说道:“他们造反,你也跟他去?”

  徐廷功一脸无奈的看着父亲,以前就没有发现父亲这么怂?

  自己是这个意思吗?

  “父亲,我们不能再躲着。”徐廷功有些无奈的说道:“我们要积极争取。”

  “争取什么?帮着皇帝去军改吗?”徐文璧瞪了一眼儿子,说道:“那样一来,我们会得罪很多人。”

  “儿子不是那个意思。”徐廷功叹了一口气,“我的意思是帮帮那些人,至少帮他们渡过难关。没了他们,咱家的日子也不好过。他们要是闹出什么乱子来,也会牵扯到咱们家。”

  “管一管,给他们一条活路。这样一来,咱们家的日子不也好过很多吗?”徐廷功态度真诚的说道:“您说是不是?”

  徐文璧摇了摇头,没有再说什么,继续喝酒。

  自己没办法说服儿子。

  良久之后,徐文璧叹了一口气,放下酒杯说道:“咱们父子二人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

  说完,他就不再开口了。

  与此同时,皇宫大内。

  朱翊钧翻看着查抄目录。除了一些财产之外,最让朱翊钧感兴趣的就是这些人究竟怎么干这些事的。

  扫了一遍目录之后,朱翊钧便放到了一边。

  没什么太新鲜的,最常规的操作就是吃空饷、管朝廷要那么多钱。除此之外,就是把一些不在这里当差的人名写上去,有的是亲戚,有的干脆人都死了,这些人的俸禄依旧在他自己的手里拿着。

  然后就是每个月发钱的时候,明明能实额发下去,结果留在手里过一圈,给手下发八成,多一点也没有。结果层层盘剥之下,到手下的手里就剩下六成多一点。这还是在京城。

  如果换成其他地方,可想而知还剩多少钱。

  朱翊钧现在送给戚继光他们的钱粮基本都是由内务府运输,甚至都不走户部和兵部,不然到了下面就没了。

  戚继光也曾经吃过空饷,这件事朱翊钧记得很清楚。

  他手下有两万人,实发白银二十万两。可到他的手里只有十四万两,也就是七成,可是这七成不够用。那怎么办呢?

  没关系,有办法,他把编制扩充到三万,但实际上还是只有两万。只是拨款的时候就变成了三十万两。你们贪掉三成以后,戚继光还是能拿到二十一万。

  这是什么?

  双赢。

  戚继光的钱够了,甚至还有盈余,其他人也能捞一笔。

  基本从严嵩当权的时候开始,这种事就层出不穷。文官联合武将上下捞钱,武将不愿意都不行。

  除此之外,就是克扣装备。手下明明有两万人,但是其中有一万人,甚至连盔甲都没有。最恶劣的地方,装备甚至都不足三成。

  吃不饱、没有钱拿、没有装备,你让他们赤手空拳去打仗,打输了只能做个饿死鬼?

  这是为什么在江南打倭寇的时候,几万人被倭寇几百人撵着嗷嗷跑。

  首先是名义上的几万人,打了一场败仗我能爆出三千的战损,朝廷拨来的抚恤金我又能捞一笔。

  其次是这些人装备很差,根本就打不赢。

  最后,这些人也不想跟你拼命。我什么好处都没有,每个月肚子都填不饱,一家的老小还要养活,给我的刀都生锈了,我为什么拼命?

  如此恶性循环,大明哪来的战力可言?

  “陛下,”陈矩在一边小心翼翼的说道:“董大宝问这些人怎么处置?”

  “查清楚了就送到大理寺,让大理寺审问定案。”朱翊钧语气随意。

  朱翊钧是一个很公平的人,尤其是从现在开始,绝对不会自己干涉司法程序。

  该怎么审理就什么审理,该怎么判就怎么判。

  大明的新法典已经在编写当中了,其中包括了民法典、军法典以及官法典。上面会写得很清楚。

  现在这些法律还没有颁布,按照以前的执行就可以。

  “是,陛下。”陈矩答应了一声,暗暗松了一口气。

  如果交给大理寺审问的话,那这件事就简单了,估计不会判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