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三章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求月票!)



  马芳也沉默了下来,他知道徐渭说的有道理。

  大明和三娘子双方看起来合作得非常好,可是双方都明白彼此的利益并没有那么符合。现在能合作的这么好,无非就是敌人是同一个人——辛爱黄台吉。

  可实际上,即便是在对付辛爱黄台吉这件事上,大明和三娘子的目的也不一样。

  在大明这边看来,三娘子和辛爱黄台吉最好打一下,然后把他灭了。当然了,大明不出力最好。

  你们两方打起来,然后两败俱伤。我们这一万人也可以帮你们,但是损失不能太大,这样一来的话就是最好的结果。

  可是对于三娘子来说,这是最差的结果。她才不希望自己和辛爱黄台吉两方人马打得头破血流,她想要的也不是这个。三娘子想要的是把辛爱黄台吉吞并掉,这才是最好的结果。

  想到这里,马芳叹了一口气,直接说道:“你说我要是在这边打一场大仗的话,陛下会不会支持我?”

  “打到什么程度?”徐渭有些迟疑的问道。

  马芳没有丝毫犹豫的说道:“打到卫青那个程度。”

  徐渭脸上顿时就露出了震惊的神情。

  他当然明白这里的卫青指的是什么意思,肯定不是说打这么大的胜仗,或者是像卫青那样打赢,而是指像卫青那样打大规模的一场战争。

  徐渭沉吟了片刻说道:“我也不知道,不过希望这一仗还是不要打的好。真要是这么打的话,恐怕会生灵涂炭。”

  马芳瞪了他一眼,“生灵涂炭这种话就不要说了。”

  马芳也知道徐渭和三娘子的关系,自己和他说这样的话,他虽然没有明面上反驳自己,但是肯定不会支持自己。真到了朝堂上,徐渭还可能会站到另一边。

  不过马芳的心里的确产生了这样的想法,觉得如此费尽心机的算计来算计去,还不如酣畅淋漓的大战一场,一劳永逸的解决草原上的所有问题。

  马芳知道朝廷现在的实力。以前朝廷没有这个实力,他也没有提出过这样的想法。

  可是现在不一样,朝廷有这个实力了,宣府和辽东那边的危机已经解决了。这样一来,朝廷就能调集出更多的人马。

  京城的新军,加上戚继光的军队,足够自己在西北来一场大行动!

  在辽东养上两年的马,那就能凑出一至五万人左右的骑兵,甚至十万人左右的骑兵都有可能。

  这些人可能并没有那么好的马术,很可能就是骑在马上的步兵。那都不重要,因为不用你在马上射箭,也不用你在马上挥刀,你只要在马上能稳稳的端枪就足够了。

  枪械优良的性能能弥补人马配合上的不足,能快速形成一支精锐骑兵。上好的骑兵盔甲也能减少损伤,这就足够了。

  马芳觉得这件事应该好好的想一想,回头写一份密奏送上去。辽东那边已经这么顺利了,这边也不用费这么大的力气。

  实际上,朱翊钧也不是没有考虑过。

  如果草原来打的话,那就打一仗。如果能和平解决,还是和平解决的。

  朱翊钧知道,这帮人如果被打败了,他们会跑。往东肯定是不能去了,他们会往西,会进入青海、西藏等地。

  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些蒙古人就是这么干的,然后在青海、西藏等地发展壮大,最后形成了准噶尔,在满清的时候闹腾得也非常厉害。

  如果明军想要打的话,那边也会变得非常非常麻烦,还不如就地在这个地方解决,把他们全都收编掉。

  一旦把辽东和这里的蒙古军队收编掉,大明就有了一支远征军,无论是往青海打还是往北打,全都可以。

  至于说这些蒙古人会不会愿意为大明打仗,办法多的是。以自身的强大武力为保证,给他们好处。

  朱翊钧就是想打造一支只属于大明的哥萨克。

  哥萨克是一群生活在东欧大草原的游牧社群,是俄罗斯和乌克兰民族内部具有独特历史和文化的一个地方性集团。

  在历史上,哥萨克以骁勇善战和精湛的骑术著称,并且是支撑俄罗斯帝国于17世纪向东方和南方扩张的主要力量。

  在俄罗斯历史上,沙皇通过收买哥萨克上层人物而控制哥萨克,哥萨克组成的骑兵是沙俄的重要武装力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