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五章 万历十年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

  平平淡淡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万历十年。

  大明朝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又似乎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有的人变好了,有的人变坏了,每个人的感观都不太一样。

  不过对于京城的人来说,京城似乎变得更繁华了。尤其是在什刹海,自从一年前,那里变成了京城无数人流连忘返之地;对于外地的人来说,到了京城,就必然要去什刹海看一看。

  在什刹海里,最受人欢迎的地方就要属聚福号经营的买卖了。无论是聚福商场,还是聚福剧院,又或者是聚福商业街,全都被人们所喜欢。每天早上太阳刚刚升起,什刹海就站满了人。

  今天早上,又是一个寻常的早上。

  一个穿着打扮都很富贵的年轻人笑容满面的走在大街上,他的右手拿着一个纸袋,里面装着祥福居的包子。

  在整个京城,没有人不知道祥福居的包子。

  走了几步,年轻人似乎有些噎住了,随便找了个茶摊就坐了下来。

  跟在他身边的仆人连忙伸手招呼,“小二,把茶水送上来。”

  在很多人看不见的地方,几个暗中的护卫站住了几个方向。他们所站的位置都很有讲究,目光交叉之下没有死角。

  年轻人也不在意他们,坐下来端起茶水就喝了一口,伸手又从纸袋子里掏出一个包子咬了一口,满意的点了点头。

  祥福居的包子越做越好吃了。

  这一次,他没有再边走边吃,而是在这里喝着茶吃包子。不然一会儿又噎住了。

  这是一条小吃街,整条街上全都是卖吃的的,一大早就人来人往的。很多人都跑到这里来吃早饭,尤其是能看到很多达官富人。

  有的人拎着鸟笼子背着手,身边跟着随从,溜达着满街跑。

  这种情形自从半年多之前开始。就很常见,他们都会跑到这里来吃饭。用他们的话说,早起遛个弯,顺便到什刹海吃顿早饭。

  这是现在很多京城人都喜欢的生活,朱翊钧也一样。

  他偶尔会从皇宫里跑出来,到这里来吃早饭,沾染一下市井的信息。

  走在这种小吃街上,甚至让他有一些恍如隔世的感觉。

  虽然这里的装潢很古典,就是正儿八经的大明建筑,可是很多摊贩摆出来的东西却看着像后世的小吃。

  这里面自然有朱翊钧的功劳。

  指着不远处的摊子,朱翊钧对跟在身边的张诚说道:“去买两个茶叶蛋。那边好像有卖豆浆的,顺便给我弄一杯来。”

  “是,公子。”张诚在旁边恭敬地答应道。

  石磨拉出来的豆浆,味道很不错,加上一点蜂蜜调味,朱翊钧喝的很满意。

  茶叶蛋煮的也很好吃,茶叶蛋配豆浆,再来两个肉包子,朱翊钧吃的很香。

  这个时候,不远处两个年轻人的谈话引起了朱翊钧的注意。

  看这两人的打扮就知道了,这是读书人。

  最近有很多读书人开始进京了,明年就是大比之年,这些人都是来参加科举考试的。当然了,现在来有些早,但是对于很多有钱的人来说,压根就不早。

  他们现在已经是举人了,没有必要再在家里面呆着了。一来外出游学可以四下看看、长长见识;二来到了京城以后,可以结识一些朋友,大家相互交流肯定会进步的很快。

  当然了,这些都是对外的说辞。事实上有的人到了京城之后,真的到处请教,然后学问进步得飞快,将来会考一个好成绩。

  可是很多人到了京城以后,就会迷失在花花世界当中,整天吃喝玩乐的,反正家里也不缺钱。真到了考试的时候,学问都忘得差不多了。

  不过这些事只能说是个人的选择,朱翊钧也很庆幸自己不用参加科举。

  那两年轻人一看就不是京城人,进京的日子应该还不长。其中一个年轻人面色有些发黑,个子也不大,颧骨很高,说起话来还有一些沙哑,看起来虽然不算其貌不扬,但也绝对谈不上英俊。

  对面的那个人就不一样了,长得鼻直口方,一看就知道是个英俊的人物。如果真的放到科场之上,后者考中的概率要比前者大很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