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八章 中国少年说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翕张。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朗诵声缓缓地传了出来,既清脆,又悦耳。

  张居正眉毛微挑,眼睛睁大,站在原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幕。

  站在他身后的申时行和张四维脸上也全都是不敢置信的神情。

  在他们面前,是一个年轻人领着一群年轻人。

  为首的人穿着明黄色的练功服,手中挥动一把直刀。每挥动一次,口中便吟诵一句。

  在他身后的那些年轻人也跟着一起挥刀、一起吟诵。

  动作整齐划一,气势瞬间升腾而起。

  “此文了不得啊!”申时行在一边说道:“只是不知是何人所作。”

  这篇文章当然了不起,这是梁启超所著《中国少年说》,传扬后世,其中蕴含的精神自然非常非常值得人思索。

  朱翊钧把它写出来之后,直接就教给了宫里这帮年轻人。

  一边教他们,朱翊钧一边和他们一起练。

  一来是希望培养这些人的爱国心;二来也是让自己不要懈怠,不要忘记立下的志向。

  “这是陛下作的。”陈矩站在一边,眯着眼睛笑道。

  闻言,张居正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尤其是张四维和申时行,脸上都有一些不敢置信,同时转头看向了张居正。

  你这学生这么牛逼,你知道吗?

  张居正沉着脸没说话。

  说实话,他不知道。

  只不过无论三人怎么想,有一点还是有统一的,能写出这种文章的陛下,心里面自然是有想法的。甚至已经不能说是想法了,而是一种志向。

  陛下年纪不大,已经有了吞吐天下的志向,这对他们来说,心情就很复杂了。

  反倒是张居正,这心里面好像是最单纯的。皇帝如此年纪就有如此志向,他是欣慰的,

  申时行的想法不多,反倒是张四维的想法是最多的。皇帝有了这样的志向,对臣子们来说未见得就是好事。有了志向,就喜欢折腾。喜欢折腾的皇帝,有的人喜欢,有的人却厌恶非常。

  喜欢的人想和皇帝一起折腾,那样一来就有了上进的机会;不喜欢的人厌恶改变,他们不想折腾,所以也不会喜欢这样的皇帝。类似于弘治皇帝那种,才是他们喜欢的。

  勤政,每天都忙得不行;仁慈,不轻易杀人。

  他们说点什么过分的话,皇帝也不生气;他们干点错事,皇帝也能放过他们。

  皇帝节俭,知道省钱,同时不与民争利,说白了就是不和他们抢钱。

  善于纳谏,愿意听他们说话。他们说什么,皇帝都愿意照办。比如把纳粮开中改为纳银开中,让盐商大发一笔。

  至于边关荒废、战备废弛,这些就和他们没关系了。

  对他们这么好的皇帝,怎么可能不是仁君?怎么可能不吹捧?

  必须要树立一个榜样放在那,让所有皇帝都学学。

  有一个皇帝不这么干,那就是昏君,得骂他。

  像朱翊钧这种皇帝,一旦折腾起来,就注定和仁君没什么关系。挨骂是肯定的,只不过看怎么骂而已。

  强如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不一样被骂得不行?

  可是太祖皇帝的时候,普通百姓过得很好,有冤屈可以到中央去申诉;可以把官员绑起来到皇帝那里去告状,半路上谁敢阻拦,直接杀无赦。

  老百姓真正的有冤可申、有状可告,真真正正的有皇帝为你做主。

  这些东西,他们看不见。他们看见的是朱元璋残暴,看见的是朱元璋贪污四十两银子就剥皮充草。这还不残暴?

  他们看见的是朱元璋大杀功臣。至于那些功臣干的那些乱糟糟的事情,他们看不见。

  你不听我们的,你就是昏君。

  你敢杀我们?

  残暴,残暴不仁!

  看当今皇帝这个样子,张四维几人的思维都发散出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