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暗袭风起,蠢货的计策【周一求票】



  华夏古时,以秦楚两国国境外的西南地区,形势相对复杂,居住的部族众多。

  其中的夜郎国,是西南地区由少数民族先民,建立的第一个国家。

  此外,还有濮族,夷族,巴国,少部分羌族游牧至此的部族,以及滇国,都是战国至先秦时期,西南边疆的割据政权。

  这些大小部族林立,关系错综复杂。

  滇族,巴国皆亲楚,也有的种族,因为和楚地比邻,又不愿被楚收降,连年和楚多有交锋,比如夜郎。

  赵淮中的构想,是将蜀郡的面积延伸,和历史中固有的蜀郡有很大不同。

  廉颇刚接到来西南增设新郡的命令时,以为来西南镇压这些部族、小国,会很容易,又能带兵,岂不美滋滋。

  但他到了才知道,这些部族并不好惹。

  西南地区,百族林立,彼此间为了争地盘,常有战斗发生。

  这些部族生性蛮横,动辄厮杀。

  西南区域又多山地密林,诸多部族依山而居,出入如风,一言不合就动手,且擅长用巫、毒等术,打不过就跑,稍占上风,则呼啸聚合,饿狼般扑上来撕咬。

  廉颇吃了几次小亏后,大怒,立时调整应对策略。

  打算先狠狠的干死几个部族,以震慑其他势力。

  他给赵淮中上书,把自己的打算报上去,随即开始操作。

  廉颇将三万骑兵分开,其中一万精锐放弃骑马,但保持阵列,并排推进,近山驱赶敌对的西南部族。

  一旦有部族被逼出来,没了山地优势,秦军就开始打歼灭战,毫不留情。

  八月末到九月初,老将廉颇在西南杀疯了,连续打压数个小部落后,西南各部对秦军,果然多了畏惧,局势稍缓。

  “呸,欺软怕硬,打完就老实了。”

  廉颇还记得赵淮中的命令,始终没大肆杀戮,遂跟着放缓节奏,重新派遣使臣,去和各部族谈判,讲述建立新郡,纳降之事。

  到了九月中,形势再次变化。

  廉颇收到消息,楚军往北线运动,他也将兵锋收拢,往楚境边线逼近,摆出针锋相对的态势。

  九月十三日,下午。

  秦军在这里依山势扎营,营帐绵延,气象森严。

  而在秦军扎营之地的两座山头外,正有四五个身穿兽皮,面上涂着植物汁液,五颜六色,形貌慑人的部族之人,远远的暗中打量秦人军营。

  “秦人这军营依山而建,内外防卫森严,没有攻袭的机会。”

  这支小队伍中,为首的汉子瘦长脸,身形壮硕,腰扎兽皮。

  他露在外边的皮肤呈黑褐色,胳膊,腿上,涂满了各色植物汁液。

  就地取材的植物汁液,能防备山林中的蚊虫。

  涂抹汁液后凶戾诡异的形象,则可以威慑山魈等精怪,便于在密林中出入。

  这队人正是与秦有宿仇的巴国人。

  当年张仪在秦为相,献策平了巴国,吞并了巴国原有的领地。

  其后巴国少部分溃散的遗民,便迁居西南,进入楚人以西的区域活动。

  此番知道秦要建新郡,来西南招降各部,巴国旧愁新恨齐至,积极谋划,抵抗秦人建立新郡。

  “秦人这座军营处处防备,就算祭出毒风袭营,也不会有多大作用。”

  为首者粟戈,说的是西南土语,语速又急又快。

  “我们这次出来,本也不是为了袭营,而是破坏秦人招降。

  秦人派出使臣,出使夜郎。我们可以挑起秦和夜郎的战事,让他们争锋,我们得利。”粟戈身畔,一个身形瘦小的中年人道。

  “说的没错。”

  粟戈点头:“我们走。”

  一干人等遂在密林里奔跑移动,展现出惊人的灵活性和速度。

  这些西南部族的人,并未修习过三教九流之术,但自有他们的战斗方式,比如用毒,还有种族血脉,与生俱来的天赋等等。

  其中的夜郎人天生具有吹牛的能力,能以声音调动部分天地之力,有着和儒家,名家,纵横家相同的共性。

  当然,他们的战斗能力,远不如中土各国那么体系分明,大多靠天赋,直接莽。

  这时粟戈率领的巴国队伍,一路前行,通过讯号联系,很快就有数百巴国人赶来聚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