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至宝【求订阅】



  恋上你看书网,朕又突破了

  一个石鼓,一枚青铜印符,一个兽耳铜壶。

  皮囊里,共三样东西。

  石鼓浑圆,半人高,为青色石质,表面纹理凹凸,有缺损,细看其中有血色暗纹,表面还有干涸的血痂。

  考虑到匈奴人信奉的萨满教,喜欢屠杀各种兽类来祭祀,献祭草原之神。

  再结合石鼓上的血痂。

  初步估计,石鼓应该是匈奴人用于祭祀之物。

  赵淮中从指端逼出一滴血,落在石鼓上。

  圣人之血滴落,那石鼓发出咚的一声巨响,仿佛闷雷,地面都随之震动。

  但声音被赵淮中翻手下压,稳稳的压在了房间内,没有扩散出去。

  那石鼓表面随即出现诸多萨满符号和文字。

  圣人境界,虽然不识这种文字,但是以力量灌注双眼,却能看懂文字的作用含意。

  “石鼓确是用来祭祀的,这上边说是能沟通草原之神…以血祭祀,表面浮现的文字则是匈奴人的修行传承。”赵淮中盯着石鼓打量。

  石鼓对他无用,但肯定是匈奴人的至宝。

  可以拿去献祭,让匈奴人永远失去这件东西…赵淮中勾了下嘴角。

  他看过石鼓,将其收起,又看向青铜印符。

  这是匈奴之主的象征,和匈奴一族的气运相连,清辉流转。

  某种程度上,这印符相当于大秦的镇国玺,只是没有大秦国运那么旺盛来滋养它,自然也就没有镇国器那么强的威力。

  不过也是不可多得之物。

  赵淮中端详一番,同样收了起来。

  当他拿起最后一件,七寸左右高度的青铜壶。

  其形质奇古,表面雕刻着作用不明的纹理线条,看起来似乎平平无奇。

  但众所周知,越平平无奇的东西,一般都不简单。

  赵淮中试着把铜壶的盖子打开,往壶里看去,顿时倒抽了一口凉气。

  这铜壶…俗不可耐。

  赵淮中倾倒铜壶,但见其中流水般涌出一小堆黄白之物,多是些钱财珠宝。

  而壶中还有很多。

  这铜壶亦有一定的收摄功能,内部自成空间,装的则全是匈奴人的财物。

  这种不义之财,赵淮中一点都不稀罕,但不意味着不需要…真香。

  所谓得来全不费工夫,杀了匈奴之主,正好填补了手头缺钱的苦恼。

  赵淮中继续抖落铜壶,就见其中哗啦啦的掉落出许多贵重金属,金银玉器。

  匈奴人历年劫掠,怕是过半都在这里。

  这一晚赵淮中睡得极好。

  时间转瞬,数日眨眼过去。

  匈奴退走,蒙骜率领的东线秦军,转而继续攻魏,攻势比之前还要猛烈。

  十月中。

  魏王宫。

  安厘王坐在寝殿里,身前是大魏群臣,束手而立。

  “没有了匈奴人的威胁,秦人又来攻我大魏,咳咳…”

  安厘王嘴角渗血,身畔的侍从却不敢轻易上前,胆战心惊的取出一个药瓶。

  “滚开。”

  安厘王盛年时,其实是个很英明的君主,但老年逐渐昏聩,犹如苍老的雄狮,威风不再。

  一个大臣惴惴不安的取出一卷竹简,呈给内官。

  “这是秦储赵淮中送来的竹简,请大王阅看。”

  “他不过是一国储君,寡人为什么要看他的竹卷?”

  安厘王狠盯着说话的臣子:“你说,那无知幼子在竹卷里写了什么?”

  大臣低眉垂首,心忖那竹简里的内容…臣也不敢说啊。

  其他臣子趁安厘王盯着递上竹简的大臣,不动声色间悄悄往后挪了小半步,把呈上竹卷的大臣让到了最前边。

  “秦储赵淮中在竹卷里说,若我大魏想让秦罢兵休战,就要呈上城池若干,还有…我大魏所持有的仙授柱,也要让给秦国。”

  所谓仙授柱意思就是仙魔所授,和奉天承运的含意差不多。

  其实仙授柱就是仙台柱。

  赵淮中在竹卷里措词颇为激烈,大臣不敢原文复述,挑了其中的主要内容来说。

  大臣话没说完,就感觉后背已被冷汗浸湿。

  他能感觉到安厘王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蕴含的愤怒和杀机。

  “啪!”

  安厘王伸出苍老枯瘦的手,一指点出,那大臣立时眉心龟裂而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