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储君快试试【求票】



  恋上你看书网,朕又突破了

  寝殿之中,燕浣纱一袭洁白的内衬,正在侧头擦拭乌黑的秀发。

  见赵淮中进来,她放下手里的拭布,回身请安,喜悠悠的上前帮赵淮中整理发髻。

  寝殿里飘荡着轻柔的歌声。

  床榻旁的矮席上,放着一颗光芒朦胧的明珠,珠内翻起一丝丝蓝光,如有潮汐起伏。

  而珠子外,浮现出一个大约半尺直径的虚影。

  那是一颗大蚌,蚌口打开,有一拇指大小,披银白纱衣的女子坐在蚌内,对月而歌。

  这珠子是郑国当初所送蚌珠。

  珠内女子是蚌珠显化,还未达到成妖的阶段,甚至没有意识,只知月夜欢歌,牵引月华,更像是一种本能。

  歌声曼妙。

  很快,寝殿内,燕浣纱也开始低声歌唱,韵律起起伏伏,婉转悠扬,十分奇特…

  次日清晨,咸阳宫正殿。

  赵淮中参加朝会后,被两个一身官袍,并肩而行的老臣快步追上。

  这两人一个是掌管王族宗室一应用度的少府,一个是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等事。

  这俩人都是大秦的财神爷,位列九卿之二。

  “储君且慢走。”

  俩老头一个胖一个瘦,胖的高大,瘦的瘦小,瘦的留胡子,胖的不留,胖的白,瘦的也白。

  赵淮中闻言回头。

  “免礼。”

  俩老头恭敬施礼后直起了腰板。

  胖老头是治栗内史,掌国家之财政税负,直入主题道:

  “下半年,夜御府所需的用度太高了。老臣手里掌管的钱粮已有些拮据,实在支付不起下半年夜御府申请的钱粮。”

  “真没有?”赵淮中道。

  俩老头保持高度统一,口径一致:

  “去年我大秦兴修水利,后储君一意要往边军手中普及镜哨,用作防止边患,效果确实很好,我二人也不便阻止。

  现在又有蒙骜攻魏,我大秦各类收支已出现缺口,长此以往,国力亏空,乃衰败之兆,不可不早做防备。

  储君若想增加夜御府开支,可暂缓攻魏,再请大王下诏,我二人自然听从…”

  这年头,皇帝家也没有余粮。

  大秦近年国力充盈,但也是相对的。

  赵淮中花钱是个能手,当然,赚钱的本事也不差。

  夜御府几乎自给自足,上次太子丹来秦,就被他抓住机会,趁着燕太子有事相求,死命薅羊毛,在燕国以东的临海区域,要了一块晒场,派人过去,以最原始的“盐田法”开始尝试盐务晾晒。

  包括燕石等物倾销,也被赵淮中硬抢了一部分过来。

  过段时间就会逐渐有进项。

  燕在七国最东,大秦的策略一直是笼络燕齐,数年内都可以和燕人友好合作,所得海盐就近倾销给魏齐等国商贾,形成收入。

  但赵淮中接管夜御府以后,花钱的地方更多。

  镜哨防边等研究,每次出征,兵甲战备的消耗,每一样都花钱如流水。

  年初为了研究镜哨,把储君府整年的用度都挪用投了进去。

  赵淮中刚归秦时还吹过牛逼,说自己对钱半点不感兴趣,最近发现牛皮可能要破。

  大秦储君也有缺钱的时候。

  夜御府能人不少,以范青舟为例,就极具制政之能,府内用度由他亲自过问,桩桩件件毫无疏漏,但还是被赵淮中花钱的能力搞拉了。

  昨天范青舟就跟赵淮中哭穷了一波,感觉再这么下去,夜御府可能要破产。

  这时候,治栗内史和少府又组团来哭穷第二波。

  和两位老臣分开以后,赵淮中脑内还在回荡俩人的话。

  眼下攻魏,前线耗费巨大。

  两位老臣掌管的国库肯定还有结余,但想从他们手里扣出钱粮,除非庄襄王开口,否则夜御府下半年的用度似乎没了着落。

  赵淮中边走边琢磨。

  他散朝以后,去夜御府当值到中午。

  趁着午休,来到城外的果园,和穆阳静,姜姞师徒碰面。

  咸阳城郊是个好地方,有山有水有树林,还有两个人间绝色,风景无限。

  园子里的果实成熟后,这几日都是往来运输的人。

  赵淮中看见穆阳静后,第一句便揶揄道:“你神农氏族传承千年,有没有宝库什么的,借点钱粮用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