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荆北孔昌裕-第2/3页



    虽说荆南军在庐州到底还剩多少残兵败将,谁都说不清楚,但唯一能肯定的是淮西与京畿此时的战局,已经不能对这支残兵抱以多大的期待了。

    高峻堂率一万荆北军增援淮西后,驻扎在庐州西南的庐江县,虽说没有轻举妄动导致惨烈的损失,但此时也陷虏兵包围之中,只能据守城池待援。

    除了高峻堂带走、此时被困庐江城里的万余荆北军外,此时荆湖北路在鄂、黄、安、郁等地,含水军将卒在内,甚至还能组织两万兵马出来。

    不过,在几次见识过血淋淋惨烈教训之后,孔昌裕有多狂妄自大,会觉得将这两万兵马集结起来能抵什么大用?

    虽说在建邺水师被击溃之前,从京中传出的勤王诏,说了诸路监司组织勤王兵马互不统属,俱受枢密院直接调遣,但徐怀遣信使过来请他渡江来商议勤王事宜,孔昌裕

    此时也没有“大家都是制置使、凭啥老子要渡江去见你”的错觉与愤懑,而是一早带领提举刑狱公事、兵马副都部属等留守监司的主要将吏渡江往南蔡而去。

    鄂州官船渡过江心,从一艘大船悬挂京襄制司官旗从汉水口迎过来,董成、朱沆站在船艏朝江心眺望。

    孔昌裕毕竟一任制置安抚使,清晨得哨船传信说孔昌袍将率荆北将吏亲至南蔡共商勤王大计,徐怀不至于顶着寒风出城相迎,但也使董成代表他,坐船到江心相迎。

    朱沆是自己跟过来迎接孔昌裕的。

    相比较勤王诏书出京时,局势又恶化数倍,短时间也没有办法联络京中,朱沆也是希望荆北、京襄尽快达成一致,出兵增援建邺、淮西,要尽快遏制局势进一步恶化。

    在得知建邺水师溃灭的消息后,除了驻守荆州附近的五千选锋军精锐外,徐怀也即时对荆州兵马都监司签发令函;荆州兵马都监司不仅名正言顺更大规模的将有战斗经验的辎兵编入州军,还同时将以冬训名义提前组织起来的万余州军,从樊台、章山及荆门等地,调往南蔡集结。

    在董成、朱沆迎接孔昌裕等荆北官员走进南蔡城,城外已经有超过一万五千余步骑集结驻营于此;水军将卒也直接扩编到四千余众,紧急征集两百余艘大小舟船于此。

    徐怀直接在充当临时行辕的县衙后宅花厅,与孔昌裕一行人见面,也不

    打什么花腔,寒暄后就开门见山说道:

    “此时渡江进入京畿的虏兵,虽然还不足以合围建邺城,但消息已难传递了。朱公给我的勤王诏旨,我应率京襄援军经黄州、蕲州、舒州,进入庐州境内,寻找战机;相信荆北兵马应该是沿江而下,径往池州待命吧,寻机与建邺城外的虏兵作战吧?”

    “确是如此。”孔昌裕从袖囊里取出他所接到的勤王诏,递给徐怀看。

    这时候各自所接到的勤王诏,都没有必要遮遮掩掩,又不是见不得人的密诏——孔昌裕想进一步从荆北征发兵马,也需要将勤王诏颁传到州县。

    互相递阅勤王诏函后,徐怀脸色沉毅的问道:

    “孔使君觉得我们还应严格遵照诏旨行事吗?”

    “陛下传诏之时,恐怕也未料及形势会突然恶化得这么厉害,倘若我们还遵旧诏行事,多少有所拘泥了,”孔昌裕正襟危坐,说道,“依我之见,陛下定是希望徐侯能审时度势而动的!”

    “却非徐侯一人说审时度势就行的,孔使君、朱公皆在这里,京襄、荆北兵马,要如何增援淮西、京畿,你们也得一起拿主意啊!”韩圭坐在一旁,说道,“使君业已遣人前往潭州见葛国公,相信最快明后天葛国公应该就会遣人赶来南蔡,又或者孔使君在新蔡暂歇一两天,等潭州来人再一并商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