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商团-第2/3页





    现在史珣提到这点,徐怀心里却没有太多的担忧,而是感到非常欣慰:

    制司在史轸、苏老常、徐武碛等人外,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成长起来,能够独挡一面了。

    “泸水之畔的情势,可能会非常的复杂,你们深入泸水,当然一切要以保存自身为先——甚至与大理国地方势力交涉,也无需太过拘泥……”徐怀赞同史珣的主张,说道。

    除了制司要尽快筹备商团从泌阳出发外,当然也要尽可能争取朝廷同意——没有朝廷的圣旨,武装商团擅自闯入大理国境,那是最后,也是最迫不得已的选择。

    韩圭也连夜草拟好几份奏章样稿,徐怀将王举、史轸、董成等人拉过来一并研究。

    既然史珣已经提及赤扈人招抚吐蕃诸部的可能,徐怀最终决定在奏章添加上相关内容,希望朝廷能更加正视契丹残部南迁不容忽略的意义。

    倘若吐蕃诸部最终选择归属赤扈,赤扈人以一支偏师绕到泸水之畔,再加上吐蕃诸部归附兵马,总人口不足三百万、国内又被地方割据势力进行分割的大理国,基本上是没有抵挡之力的。

    而一旦大理国被赤扈人征服,大越又要在西南边境投入多少力量进行防御?

    或者说到时候大越还有没有能力,在西南边境新组建一支十万人众以上的防御兵马?

    将奏章之事敲定,加盖章印之后,就派驿骑驰往建邺;筹建武装商团的事,也正式交由王举、史珣以及史琥等人牵头进行,另外所需的人手,也都即刻派驿骑赶往各地调回。

    不管建邺授不授权,徐怀都要求武装商团在十天之内就从泌阳出发,先走水路南下,直抵广南西路静江府——与荆南、荆北及广西三路监司交涉的使者,也将在这两天就携带制司签发的公函,提前从泌阳出发南下。

    武装商团除两千精锐步骑外,还要编入一千辎兵、马夫保障后勤——时间特别紧,四千余匹骡马都将从泌阳直接装船南下,不考虑到静江府后筹备,整个南下的武装商团规模绝对不小,甚至都可以说是一支小规模的出征军队了。

    这支兵马沿路从荆北、荆南、广西借道而行,自然是需要提前打一下招呼的。

    在发往三地的公函里,徐怀也说清楚情况紧急以及接应契丹残部南下的重大意义,并在公函里声明三地倘若加以阻拦,武装商团将会奉行他的命令强行闯关。

    到时候倘若不幸发生流血冲突,徐怀都将一力承担所有责任。

    徐怀午时回到后宅,陪同王萱、柳琼儿二女用餐。

    得知奏章已经遣驿骑送往建邺,王萱禁不住担忧的问道:“倘若陛下坚决不允,情况可能要比想象中来得复杂啊!”

    “没有朝廷的授许,商团南下面临的局势,是要复杂、凶险得多,但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徐怀说道,“至于制司这边,却无需太多的担忧——真要搞僵了,从此往后反而不用再去顾虑、权衡太多的东西了……”

    没有朝廷的授权,武装商团强行进入大理国,将是一支远行万里的孤军,但这不会比从洮源南下的契丹先遣兵马更凶险。

    而且两支孤军会合之后,最为核心的目标也是要在泸水之畔,为契丹残部后续兵马南下开拓出一片立足的空间来,并非迎接契丹先遣兵马撤回到大越境内。

    因此,武装商团出境之后,即便成为孤军,没有办法再回到广南西路境内,也并非不能接受的结果。

    至于制司与朝廷的关系会因此变得更恶劣、割裂更为严重,徐怀也没有太在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