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撤军-第2/3页





    徐怀再坚韧的性格,这时候也禁不住有些恍然了。

    别人眼里,是建继帝在襄阳即位登基之后,才第一次提出于秦岭-淮河一带,依托山川之险,构筑抵御赤扈铁骑防线的构想,但迄今已是四年光阴过去了。

    而徐怀却更是早在桐柏山匪乱后期,在天宣六年就从那有如灵光乍现的记忆片段里,窥得这场席卷中原的大难无可避免,就在极尽手段谋划、促成这一刻的到来。

    虽说淮南一战,大越付出的伤亡要远远超过赤扈人——目前寿春守军的伤亡还没有得到详细的信报,但神武军、右骁胜军以及韩时良所率领的楚州军,在持续两个多月的战事里,累计伤亡高达五六万之众。

    敌军在更大程度上,还是因为其兵卒、军马适应不了江淮潮湿的气候,在夏季来临之际,担忧人畜疫病滋生,溪河水位瀑涨,令淮南地形更加复杂,见短时间内无法攻陷寿春,又难以对寿春实施更长时间的围困,才选择撤退到淮河以北去。

    然而,这依旧要算是大越凭借自身的实力,又一次成功挫败赤扈大举南侵鲸吞大越最后半壁江山的战略意图,堪称大捷。

    淮南大捷守住寿春,对大越的意义,甚至还要在汝颍大捷之上。

    这首先意味着汴梁沦陷以来,大越诸路残军进行整合、补充之后,初步具备了依托江淮地势地形,与敌军进行大规模会战、拒敌于淮河以北的能力。

    后续大越除了以寿春、楚州等重镇为核心,进一步修建更多、更坚固的坞寨堡垒外,操练多时的建邺水军,也可以通过江淮运河,进入洪泽浦、清洛河,修造水营军寨,进一步完善淮南的防御体系,令赤扈人下一次再想渡过淮河南下攻城拔寨,变得更为艰难。

    汝颍、淮南大捷,也真正坐实大越在江淮的统治基础,令朝野上下看到抵御乃至驱逐赤扈人的信心。

    为了这一刻的到来,仅楚山就有近四万子弟英勇战死在战场上。

    然而这仅仅是与赤扈人沿秦岭-淮河一线对峙的开始,距离成功驱逐胡虏、收复中原这一目标,还有很远的距离要走。

    但不管怎么说,淮南大捷,将赤扈东路大军赶回淮河以北,楚山东线防御压力骤减。

    用于加强东线罗山、信阳以及楚山、青衣岭、确山等城守御的两万州兵,此时可以暂时离开营伍,回归乡司屯垦,各地春耕耽搁太多,此时可以进行紧急的补耕补种,多少能挽回一些损失。

    赤扈东路大军撤回淮河以北,曹师雄、岳海楼更不可能仓促对庇山、襄城等地发起攻势,西线的压力也将得到缓解。

    “总算可以稍稍缓一口气了!”徐怀揉揉刚养好的伤口,示意侍卫领信使前往驿馆好好休息,请史轸、周景等人在廊前坐下来说话,说道,“庇山这边可以将新操练的汝州兵替换上阵,让更多的将卒归家休整……”

    除了山地乡司大规模扩编的巡检武卒外,过去三四个月,徐怀招募民壮,将原汝州州兵的规模扩编到一万。

    不过,汝州州兵是在厢军的基础上进行扩编,除了一部分厢军武将外,更多是以里正、耆户长等地方乡豪首领,充当基层武吏,战斗力很难说有多大的提升空间。

    在过去三个月时间里,兼领汝州兵马都监的徐武江,与兵曹参军事唐天德等人,将这些武吏军将剔除出去,从诸部抽调四百多基层武吏、老卒编入汝州州兵。

    这些工作才刚刚完成,汝州州兵还没有形成战斗力。

    不过,现在西线压力缓解,就可以将这些兵马派驻到各城寨,将之前从淮源等地抽调的一部分州兵替换下去,也有利于进一步恢复楚山耽搁下来的生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