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偷梁换柱-第2/3页



  潘成虎、徐武坤留下来督战,解忠令其部将、营指挥使周全义听从潘成虎、徐武坤的节制,他本人则随徐怀赶往猴儿坞观战。

  …………

  …………

  猴儿坞位于从乌敕部出西山的峡口外。

  一道南北向的峁岭在此当中断开一截,猴儿坞就筑在断茬口的内侧。

  这里地形破碎,像是西山边缘处突然塌陷出四五百丈纵深的缺口,外侧就是一马平川的恢河河谷,朔州城座落在猴儿坞东北侧十二三里开外。

  徐怀他们赶到猴儿坞已是凌晨,夜幕笼罩苍穹,星月皎洁,站在猴儿坞夯土筑成的寨墙上,能眺望朔州城静伏在夜幕下的暗影,仿佛一头洪荒巨兽蛰伏在原野深处。

  “黄昏时,西山诸蕃就已经有千余骑在朔州城西北侧的榆树冲山口外大规模集结……”在寨墙之前,殷鹏将朔州城周边最新一刻的情势,禀报给徐怀他们知晓。

  兵马再捉襟见肘,徐怀也不会想着将西山之外的有限兵力都收缩回朔州城被动防守。

  那么做的话,敌军完全可以凭借优势兵力盯住朔州四座城门,将他们留在西山之外的兵马都堵住朔州城里,再无法策应朔州城外的战场。

  这也是天雄军主力溃灭于大同,给众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教训。

  因此,在注意到西山诸部蕃兵有在朔州城西北侧大规模集结的迹象,徐怀就下令殷鹏、周景等人率三百骑兵驰出朔州城待命;此时他们率领骑兵赶来猴儿坞与徐怀会合。

  不过,桐柏山迄今才编有三百多骑兵,再多的自信也不可能去找三四倍于己的敌骑挑衅,更不可能指望凭借这点骑兵能将千余西山蕃骑缠住,然后等步甲精锐赶过去作战。

  目前徐怀只能死死将乌敕部围住,然而将主力部署在峡口处的猴儿坞,等西山蕃骑主力前来进攻。

  虽说这么做有点守株待免,但他们没有大量的马匹装备军中,桐柏山卒没有足够的机动能力,也只能采用这样的策略,吸引西山诸部蕃兵主力过来跟他们大战一场。

  “今日就有千余蕃骑兵?”解忠听殷鹏说及蕃骑集结情况,蹙着眉头忧道,“蕃兵集结的决心似乎颇为坚定啊!”

  解忠从他父亲那辈就在岚州从军,他自幼也在军营里长大,半辈子都没有离开过。虽说两次大规模的兵衅,天雄军都很拉垮,解忠对西山蕃胡的情况还颇为了解的。

  西山诸蕃十三部,总计才两万多点的人口,诸部正常情况下一次所能动员的骑兵在一千五六百人左右,超过两千人就算大规模集结,差不多达到三丁抽其一的程度了。

  西山诸蕃除开守家的兵马,今天黄昏前就在榆树冲附近集结了千余骑兵,意味这次动员集结规模将远超想象。

  解忠有些担忧,见徐怀、徐武碛等人都蹙紧眉头不语,心想倘若西山诸蕃集结超过三千的兵马插到猴儿坞峡口来,徐怀要如何应对?

  等了片晌,见徐怀还不吭声说什么,解忠禁不住劝他道:“或许将兵马撤入朔州城更稳妥些!”

  徐怀却不是担心山胡兵马。

  蕃骑是精于骑射,马匹也多,在开旷地驰骋千里,比泥鳅还要滑脱,桐柏山卒没有相应的机动作战能力,也就无法将他们纠缠住打歼灭战。

  不过,蕃骑所装备的铠甲刀弓却是简陋,怎么都没有办法跟已经正式入编禁军的桐柏山卒相提并论,更不擅长步战,徐怀怕将他们吸引到猴儿坞附近的峡口下马步战吗?

  令徐怀蹙眉发愁的是西山诸蕃这次超乎想象的集结规模。

  契丹除西京、南京之外,其他地域都已失陷,党项人再蠢,这时候也不可能再轻举妄动,生有吞并云朔的贪心——党项人的腹心重地,是位于黄河以北、阴山以南、河套平原上的兴庆府、夏州,赤扈人彻底吞并契丹北部地区,骑兵越过阴山南下,兴庆府、夏州也将直接面临赤扈骑兵的兵锋威胁。

  他们这时候不思集结重兵防御边境,不思找赤扈人求和,反而想吞并云朔,不是自寻死路吗?

  西山诸蕃这次超规模集结骑兵,只能说明赤扈人已经给他们承诺了重利。

  “我听说朝廷又起意伐燕,解军使如何看待这事?”徐怀没有直接说忧西山蕃骑,而是问解忠对二次伐燕的看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