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海军购舰方案-第2/4页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一的巴西出现在汉国北部,无疑是封死了汉国的扩张通道。

    南美洲市场太小,只能够允许一个大国存在,巴西共和国、智利两国的行为明显阻碍了李明远为汉国制定的发展大计。

    为此,当德国方面通过克劳格恩,表示愿意以合适的价格,为汉国建造一艘与清国定远舰同级别的战列舰的时候,李明远果断表示出了购舰的意向,并且把够舰事件与海军机构重组联系在一起,下发海军内部讨论。

    “陛下,1878年之前,帝国海军总共有六艘主力战舰,其中三艘俘获自巴西帝国海军的军舰,一艘战损严重,于1879年11月解体拆解,另两两艘因为舰龄较长,多次在海战中受损,根据得到舰船专家们的意见,预计于1883年一月退出现役,如果去除三艘铁甲舰,本土海军主力铁甲舰只剩下两艘购买自法国地中海造船厂,排水量3200吨级的巡洋舰,即使把本土自主建造生产的四艘1350吨级轻巡洋舰算上,海军的实力也不足1878年的一半,

    所以,臣请求陛下批准,再次重启购舰计划,为海军增添新的作战军舰,以应对智利、巴西两国的海上威胁。”

    年度发展汇报结束,二十余名海军主要军官汇聚中极殿内,由第一舰队司令陈森代表众人,第一个建议道。

    “海军对购舰计划有什么建议,先提出来,大家商讨商讨。”

    “臣听闻伪清大臣李鸿章向德国订购了两艘大型战列舰,故臣以为虽然我大汉与满清势不两立,但是既然满清都有决心购买铁甲巨舰,我大汉国也不能落于人后,

    臣认为,朝廷应当向德意志国订购一至两艘战列舰,两到三艘4000吨级以上海防舰,如此,本土的海上安全方不至于受到智利、巴西两国威胁。”

    “你们的意见呢?”

    “铁甲舰乃国之重器,不可或缺,臣等赞同陈将军的看法。”

    “本土到处是用钱的地方,每一分钱都要花的有价值。”

    李明远不置可否的解释一句,继续道“另外两艘正在服役的铁路舰,一艘排水量6500吨,一艘排球量3500吨,虽然有二十多年舰龄,当初巴西人买的时候被英国人坑了,船上各项设计不合理之处颇多,但是就这样一两年之后就退出现役也太浪费了,这样吧,让德国的舰船工程师们想想办法,对两艘铁甲舰进行一次大维修,争取让两艘铁甲舰再多服役两三年,至少撑到1886年之后再退出现役,然后充当海军军官学校的培训舰,用于训练新服役的海军官兵,你们认为怎么样?”

    “陛下英明。”

    二十余名军官将领恭维一句后,陈森恭敬试探道“那购置新舰的问题,陛下是否批准?”

    “为海军添置新军舰势在必行,不过你们提交上来的购舰计划要改一改。”

    李明远点头同意,给了众人一个肯定的答复。

    “既然要大力发展海军,就不能只是添置大型军舰,通信舰、护卫舰、补给舰、运输舰,这些辅助舰只都需要有。

    李鸿章在今年刚给德国伏尔铿造船厂下了建造两艘战列舰的订单,一个月前,德国人主动找上门,想要多建造两艘一至两艘同级别的军舰卖给我们,一是为了利用相同的建造图纸和船坞,减少建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设成本,二是想利用卖给我们军舰,打响德国造船业的名声,扩大德国造船业在世界上市场份额,

    刚好本土这时候也有购买军舰的需求,所以,既然德国人开出了经济实惠的条件,咱们也不能浪费这个机会,

    买一艘战列舰是买,买两艘战列舰也是买,本土海域面积广阔。单单一艘主力战列舰未免单调了点,干脆一次订购两艘大型铁甲舰,然后再提前和德国人商量好,由德国人派遣舰船专家,1884年在本土开工建造两艘排水量在3500吨左右的装甲巡洋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