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不仅是误解



  李剑锋受马杰提示,平日里在技术科,有别人的时候,很少跟张**流,等到科里没别人了,他便一口一个学长的向张群请教。

  张群告诉李剑锋说:“你这么做就对了。”

  张群最初这么说,李剑锋难免感到有些烫脸,接下来几次,张群主动告诉他说:“我在车辆段是拆了茅房盖楼房,整个一臭底子,你别跟我吃瓜落了。”

  既然张群这么说了,李剑锋当然要问上一句为什么,张群说:“我这辈子就吃亏在口无遮拦上了。”

  李剑锋不敢再问下去了。

  有个笑话说,一个手指杵墙,那叫唬,两个手指杵墙,那叫彪,三个手指杵墙,那叫精神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何苦呢?

  “人活着不敢说真话,非要阿谀奉承,去谄媚当官的,太可怜了吧。”张群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李剑锋虽不敢苟同,但也不想就这个话题,跟张群探讨下去。

  李剑锋感谢马杰的及时提示。

  顾小燕成了技术科的常客,她几乎每天上下午各来一次技术科,坐在那里拿上一张报纸,哪怕把报纸拿倒了,也要假模假式坐在那,时不时的跟李剑锋聊上几句。哪怕李剑锋对她带搭不理的,她也要在李剑锋面前坐上一会儿。

  她一次两次来技术科,谁都不介意,等她成了技术科每天必须的一道风景了,不用李剑锋作出解释,张群就主动提醒他说:

  “小燕这孩子很单纯,活得轻松愉快,长得也很漂亮。如果你也喜欢她,不妨跟她发展一下。”

  李剑锋只能一笑了之。

  这就是李剑锋眼中的张群。

  顾大海为了一盘棋,就跟他吹胡子瞪眼的,还动用贾蓬勃的力量,叫停了中午的娱乐活动。

  张群非但不计较顾大海,还主动为他和顾小燕牵红绳。

  机关科室的人,与现场工人所不同的,不只是每天坐在机关里,喝茶水看报纸。看了不说,或者一看就懂,是他们的必修课。

  顾小燕就是为李剑锋而来,这已经是全机关的公开秘密了。

  赵君对此极度反感。表面上,还要装作没事人似的,有时候路过技术科,看见顾小燕坐在那里,她还要站在门口,跟小燕打声招呼,赞许她的衣着打扮,顺便撇一眼李剑锋的反应。

  每当这时,李剑锋起身便走,他在向赵君表明一种态度。

  李剑锋的技术改革方案基本成型了,他在一天下班后,跟范世林正式提到这个话题。

  “什么时候开始动手呀?”李剑锋话说的非常直白,范世林犹豫一会儿说:“再等等吧。”

  范世林发觉自己做了一件错事,不应该多嘴,跟李剑锋说技术改革的事。

  这个话题源自李剑锋来车辆段不久,范世林接到分局技术处一个电话,说明分局要在近两年,开展一次技术改革活动。希望基层各站段技术科,先对本站段的技术状况,经行摸底调查,着手做好这方面的准备工作。

  范世林希望李剑锋能帮他,做好摸底调查工作,为接下来要开展的活动做好准备,他没想到李剑锋如此较真儿。

  范世林跟马杰提到这件事,他很为难,希望马杰能替他打个圆场,让李剑锋知道,这只是一个准备工作而已。

  “当初你就应该跟剑锋把话说清楚。”马杰挤兑范世林,那是张嘴就来。

  她没细心琢磨一下,李剑锋为啥对这件事如此上心,也不知道该怎样说,才能满足范世林的要求。

  下班后,马杰把这事告诉赵君,希望赵君能给她出个主意。

  “我帮你问一下。”赵君从来不爱管闲事,这次突然热情爆棚了。

  “太好了。”马杰忍不住,扑过来就要亲赵君。

  “滚。”赵君推开马杰说:“你把范世林调走,我好好替你审一下李剑锋。”

  这才是赵君的真实意图,也给了马杰一个提示,她醉翁之意不在酒。

  马杰也学乖了,面对赵君的别有用心,她也学会了装傻,并按照赵君的要求,叫上范世林,去舅舅家吃饭了。

  李剑锋吃过晚饭,回到宿舍,赵君紧随其后跟进屋里。

  李剑锋先向赵君身后看了一眼,没看见马杰,他关好房门,把赵君搂进怀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