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刘备的徐州牧没了



  刘备兵败之后,虽然兵马损失不是太大,但是士气已经尽失。

  曹操又在城外大肆造作攻城器械,作出将要强攻城之势,使得城内吏士百姓全都惶恐不安。

  陶谦知道,城内兵士已经失去斗志,曹操如果攻城,很有可能会被攻破。

  如果城破,自己难免会被曹操所杀,还有自己的家人,恐怕也不能幸免。

  “快,赶紧收拾东西,咱们回丹阳去。”

  陶谦吩咐两个儿子,让他们收拾东西,想要弃城逃跑。

  他的两个儿子,陶商和陶应,只是庸碌之人,并无出众才能,因此陶谦没有让他们出仕。

  在这乱世,没有才能而占位,只会死得更快,还不如当普通百姓,或许还能苟活。

  陶商和陶应听自己老爹的吩咐,带着家仆赶紧收拾东西。

  陶谦在徐州五六年,所积攒的钱财也有不少,收拾起来颇费工夫,没有几天时间收拾不完。

  麋竺和刘备听说了,相约赶来劝阻。

  “使君,你这是作何?”

  麋竺见了陶谦,问道。

  “曹操兵众势强,此城已不可守,我如今已年老,不如就此归乡,也可安度余年。”

  陶谦叹气道。

  “城内尚有数万之众,据城坚守,曹操必不可攻破此城,使君若弃城而走,则徐州必为曹操所夺。为了徐州百姓不受曹操屠戮,使君,你万万不可走啊!”

  只要陶谦一走,丹阳兵也会跟着离开,城内余下之卒将会更加没有斗志,不但会跟着逃出城,说不定还会有人去开城门迎接曹操,向曹操献城投降呢!

  “唉,此前我不想出战,说了要据城坚守,你们偏要出战,遭此一败,士气尽失,如何还能固守此城。曹操即将攻城,若是城破,再走可就迟了。”

  陶谦之言,麋竺听出了怪他让刘备出战导致兵败之意,顿时无语。

  刘备这时说道:“陶使君可放心,有刘备守在城内,必不让那曹操攻破此城。”

  陶谦看着他:“玄德啊,我看你还是回青州去吧,徐州之地,必为曹操所夺,守不住了!”

  曾经将希望寄托在刘备身上,现在,只剩下失望了。

  “备既已留在徐州,断无再回青州之理,陶使君就算离开,刘备也会领兵固守此城,必不让曹操夺去。”

  刘备凛然言道。

  “使君执意要走了吗?”

  麋竺突然问道。

  陶谦想了一下,点了点头:“不走又能如何,这郯县还能守得住吗?我意已决,麋别驾莫要再劝了。”

  “使君若执意要走,离开徐州,不如……不如将徐州牧之职让与刘玄德。如此,刘玄德身为徐州牧,便可领众固守此城,或许还能击退曹操,保护徐州百姓得安。”

  麋竺见陶谦真的要走,想到了让他将徐州牧印绶交给刘备,让刘备接任徐州牧之职。

  陶谦虽然想走,却没想过要交出徐州牧印绶,现在听麋竺一说,不由犹豫起来。

  他如果回了丹阳,就算曹操退兵,也不可能再回来徐州,毕竟年纪已经那么老了。

  可是要让他就这么交出徐州牧的印绶,又确实舍不得。

  不管怎么说,这徐州牧是朝廷所任,就算人不在徐州,他也不想舍弃自己这徐州牧之名。

  “使君,你若走了,徐州无人统领,便如一盘散沙,曹操轻易便可击破。若是有一人领徐州牧之职,统率万众,齐心共力抗击曹操,或许可守住徐州。使君,莫要再犹豫,将徐州牧之印让与刘玄德吧!”

  麋竺见陶谦犹豫许久,继续催促道。

  反正让州有先例,韩馥让冀州之事他们都知道。

  刘备站在一旁不说话。

  陶谦又想了一会,才叹气道:“唉,我若离开,再留此印也无用,既然刘玄德有信心可保徐州,我便将徐州牧印绶交于你,由你来保护徐州百姓吧!”

  麋竺和刘备闻言皆喜形于色,麋竺刚要说出谢言,刘备刚要推辞一番。

  可是他们话都还没说出口,突然有兵士急步跑来禀报:“使君,城外有潘凤的使者求见,说是有退敌之策。”

  陶谦听到潘凤派人来,不禁大喜。

  自从刘备兵败后,他觉得能让曹操退兵的,只有潘凤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