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潘将军乃仁义将军



  昌邑离任城不太远,只有一百多里,以陷阵营急行军的速度,两天也能赶到。

  但潘凤走了四天。

  他要让尤木先带人混进城内等着,自己走得太快,会让昌邑城提前闭城,到时尤木等人混不进去,那可就别想进城了。

  原先的山阳太守袁遗,在曹操接任兖州刺史后不久,就被袁绍安排去当了扬州刺史,结果被袁术赶走。

  说起来都是他们袁氏一家人的事情。

  潘凤带领陷阵营到昌邑城下,现任山阳太守周清在城楼上喊道:“潘将军,你若是缺粮,我可送些粮食出城给将军食用,只请将军得粮之后退走。”

  这是想用粮食把潘凤给打发走。

  “我不要粮,只是想进城歇歇脚,快开城门让我们进城。”潘凤望着城上喊道。

  “将军若不要粮,那就请速速离开,昌邑城断不会让将军进来。”

  “你难道不知道我陷阵营之士有飞天之能么?我若攻下了此城,只怕你便无任城相那么好命,还能活着去见曹操。”

  “将军之士若真有飞天之能,那便飞进城来好了。”

  昌邑城曾经是州治地,城墙较高,山阳郡不像任城那么小,城内吏士守卒有上千人,再加上城中百姓,周清和陈锋一样,认为潘凤只有两三千人,肯定攻不下此城。

  “你真的不怕死么?”

  潘凤再次问道。

  “死有何惧,为民而死,周清若死,亦是无悔。”

  周清在城上凛然言道。

  潘凤遇到一个硬骨头了。

  没办法,想劝他开城门不可能,只能和任城一样,晚上再来攻了。

  他带领陷阵营离城五里临时屯营,等待天黑。

  可是,天黑之后,他照旧让李响带领五百兵士伏在城门之外,等到半夜也没见城门打开,城内也无喊杀之声。

  潘凤正奇怪,难道是尤木等人被发现,都被抓起来杀了?

  又等了一刻,突然有兵士跑来禀报:“将军,尤木来了。”

  接着只见尤木跑到潘凤面前说道:“将军,东面城门守卒太多,有一百多人,山阳太守周清又带人时常巡逻,属下恐攻不开城门,只好垂绳出城,来向将军禀报。”

  这个周清比陈锋难对付一点,可是这点事难不倒潘凤。

  “我们在城东面,我们的兵又少,周清肯定只注重防备东面。你速回城,去攻开西面城门,我们从西面入城。”

  “诺。”

  尤木应了一声,又跑回去,吊绳上城。

  城内守卒没那么多,而且他们主要防守在城门处,有许多地方无人值守,只有兵卒不时巡逻,要吊几个人出城入城不难。

  “李校尉,你带一千人到西城门外等候,等城门一开就冲进去。我到时可在东面呐喊呼应,吸引城内兵力。”

  潘凤吩咐道。

  “诺。”

  李响领命,带着一千人急绕到西城门外。

  终于,天快亮的时候,周清带人巡察半夜,认为潘凤不可能会再来攻城,回到太守府正要躺下,却听得西城喊杀声骤起。

  他心知不好,自己只防东面,却忽视了西面。

  正要带人去西城门援助,却又听到东城门外喊杀声战鼓声震天响起。

  他搞不清潘凤到底是要攻哪一面了。

  东面布置兵力较多,看来潘凤肯定是佯攻东面而实攻西面。

  周清想定之后,带着府中吏卒正要去西城门,却有守卒跑来禀报:“府君,敌兵已经攻进城了。”

  “什么?他们真的有飞天之能吗?”

  “不是,府君,他们早有人混进城内,是从城内攻开了城门。”

  “唉,你们都散去吧,先躲起来,若有机会便逃出城去,潘凤要杀,杀我一人便是。”

  周清不想再抵抗,他听说过潘凤的厉害,越抵抗死的人越多,倒不如让他们散去,也可保命。

  他回到太守府,坐在厅内,等着潘凤来杀。

  功曹主簿等吏属平日受他之恩,此刻都不愿舍他而去,跟着他一起在厅内坐等。

  李响先派人围住太守府,同时带人去攻开东面城门,迎接潘凤进城。

  潘凤来到太守府,见周清昂首坐于厅内,面无惧色,另有五六位吏属陪坐一旁,虽然脸上皆现出惊惧之色,却并无一人求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