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7章 沈见晚派官和沈轩的选择



  可怜她对读书没有任何的天赋便得死命的弹琴,把手都差点弹废了这才勉强拿了个京城第一名姝的名号回来,这些都是被唐老太君他们逼的。

  总之在顾兰音的这一番“真心话”中,她过去做的所有坏事都是被唐老太君他们逼的。

  听得顾兰音的这一番话,不但是唐老太君他们,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

  许多人都是第一次听到如此不要脸的话,或者说是许多人都不能理解顾兰音这得有多无耻才会有这些认知。

  唐老太君他们听了顾兰音的这些话,则是第一次真正的认识了这个孙女,一时间对顾兰音再无一丝过去的情谊。

  因为顾兰音能说出这一番话,显然是这些年对他们镇国公府的亲人都没有一丝一毫的亲事,有的只是怎么算计获得对她有利的东西!

  最后三皇子他们偷鸡不成蚀把米,见顾兰音竟然说出这种话急忙把她带了走。

  而经过这一场顾兰音在京城的名声也更响了,原来还有一些为她说话的人,此后再没有人那么不长眼的再帮她说话了。

  然后除了唐老太君寿宴的事,这两个多月值的一说的还有沈见晚和沈轩的考试。

  这次沈见晚她和沈轩再一次分别拿下了雅学女试雅士考试和男子科举春闱的头名。

  是的,沈见晚成为了这次雅学女试最高一级的考试雅士考试的头名,而沈轩则成为了这次春闱宣平帝亲点的状元,一甲进士!

  这两大喜事,当时直让沈见晚她们的郡主府很是热闹了好几天。

  然后沈见晚让宣平帝亲自委派了官职,成为了大和朝农科院的最高长官,正三品的大农司。

  而和她一起考上雅士的还有两位姑娘也让宣平帝委派了官职。

  在这之前女子雅学女试出来的人,虽然有在各种官学,考试院等任职的,这些也算是官职,但与这次宣平帝亲派官职的还是有所不同的。

  之前的只是一些不太重要的需要女子的“公职”才会用到女子,有品阶的甚少,而这次宣平帝给的都是正经的官职,都是有品阶的。

  不得不说,宣平帝的这一次派官给雅学女试出生的雅士又是进一步的提高了女性的地位。

  至于沈轩他却出乎众人意料的没有入翰林院,而是让宣平帝把他外派到了岭南的一处偏僻小县城成为了一个正七品的小县令。

  当时他的选择,可是让整个京城都哗然了。

  众人都不明白为何深受皇帝的赏识,还是这一届无人能比的状元郎,沈轩他为何要给自己选择这么一份苦差。

  毕竟天下相宰出翰林,这进翰林院才是沈轩应该选的,而他却选择了众多进士都不愿意的外派,还是外派到那等不毛之地,这在许多人看来简直就是脑子有坑。

  而沈见晚她们这些家人和了解沈轩的人才知道他为何要这么做,他是在履行他当年想科举出仕的初衷。

  当年沈轩他就说过他科举出仕的目标,那就是不管官大官小,他只想能荫蔽到一方百姓,改变他们的困苦生活。

  所以他在这初入官场之际选择了外派到地方去做县令,因为他深知以他现在的能力还不是能指点江山,决胜千里的时候。

  与其留在京都,他选择了到地方去历练。

  所以沈轩在这个人生的高光时刻,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前往岭南的一个小地方去实行他的抱负和承诺。

  他的选择也得到了郑济民的鼎力支持,甚至郑济民还跟着他一起去了任上,要手把手的继续教导他。

  对此沈见晚是极为的佩服这位弟弟的,也很是感触于郑济民对培养后辈的用心。

  然后除了前面这两件,还有一件值的一说的事则是沈见晚成为了农科院的头儿后,她考察了京城外面的土地,决定从空间里拿出土豆开始在大和朝推行种植。

  这土豆虽然不像番薯那般可以作正经粮食,但胜在的一点是极为的高产,沈见晚相信多了这种作物一定会再一次提高大和朝的粮食产量,让更多的人吃得更饱更好的。

  而目前这土豆的种植沈见晚前几天才种下了第一批实验田,要出结果还得再等几个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