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吴县的旧贵族



  其实对于楚地旧皇室暗中控制会稽郡这件事儿已经不是秘密。

  因为对咸阳的政策阳奉阴违已经成为会稽郡的特点。

  就在前年永乐亲王叛乱之时,其实荆楚之地也有响应。

  扶苏对于那些情况都掌握,但是现在对于会稽郡等地方控制有所减弱。

  因为扶苏在去年将国内的大量锦衣卫派到南边的百越国执行颠覆计划。

  所以国内多少有些空虚。

  扶苏目前的重点只是把国内这批锦衣卫放在监视咸阳国家官员。

  对于这些地方豪强,他现在已经有一些失控。

  扶苏知道荆楚之地这一年有些不太平,很多地方贵族不是太服管。

  对自己的政策根本就不支持,可是毕竟没有触及根本的利益,没有摸到高压线。

  扶苏之前对会稽郡的那些地方豪强的作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是现在那些人不断的试探的底扶苏线,有些得寸进尺。

  他们在不囤兵的基础上极尽所能做的事。

  换句话说,这些楚国的旧皇派除了不养军队以外,他们能做的事基本都做了。

  陈平看着扶苏表情严肃,仍然继续说道:“陛下!这些楚国的旧皇族要比永乐亲王更难对付,因为他们并不实施反叛之事!”

  扶苏知道,这些人现在了解,大秦帝国统治是非常牢固的。

  他们没有反叛的意图,不过他们却行反叛之实。

  因为那些地方基本脱离咸阳的控制。

  现在就连陈平派去的五名咸阳调查官员都会有两名被打死在当地。

  今年治粟内史付立庆说的三年连续欠收,其实在扶苏看来根本就是虚假上报。

  因为当地的县衙衙役们根本惹不起这些贵族。

  时间长了以后,甚至当地的衙役都开始和这些贵族同流合污。

  那种感觉就好像这些当地贵族才是真正的县衙,而那些衙役只是为这些贵族服务的家丁。

  所以之前每年可以造假!虚报很多丰收粮食数据。

  不过近几年,

  因为大秦帝国上下推行精简文风的政策。

  而且对各地也进行实例调查和审计,他们无法上报虚假数据。

  所以只能虚构这种欠收的虚假理由。

  陈平接着道:“实际上他们今年也是大丰收,只不过没有把钱粮拿出来交到县衙!”

  “而是留在自己的府邸当中。”

  “这些贵族极尽各种招数与那些县衙的衙役相互勾结。”

  “再拿到这些豪强的贿赂之后,那些衙役就不再催缴他们上交官粮。”

  扶苏听了脸色严肃道:“吴县是归会稽郡管辖,为什么会稽郡郡守冯戈不派衙役去催收?”

  陈平听轻声说道:“陛下这些臣也已经调查过,冯戈是从咸阳去的,今天刚任职第二年,但在这两年任职当中,冯戈就已经成为这些旧皇族的座上宾!”

  “他们在贵族家夜夜笙歌,吃喝玩乐,再收官粮的时候,冯戈便让会稽郡的官员逼迫收粮官去抓那些不纳粮的人。”

  “但真正不纳粮的那些贵族他们是不敢动,只能抓一些普通百姓充数。”

  “这些普通百姓本身就已经饿得十分难受,他们都没有余粮,被抓走以后等待他们的往往就是成为陛下您手下的那些挖矿工人。”

  扶苏听后心中一凛,现在手下所有的犯人都是劳改犯。

  这些触犯大秦帝国法律的百姓,通通被扶苏送到各地矿山挖矿或者在钢铁厂搬运钢筋。

  这种劳改制度是自古有之,犯人因为犯过罪送去劳改,所以用人成本非常低。

  但是扶苏想不到这里还有这样的冤假错案,那些普普通通交不起粮的百姓,竟然也被送去劳改,这如果时间长一定会激起民变。

  扶苏有些后怕,他能想到荆楚之地的旧皇族在当地势力盘根错节,有许多见不得人的勾当。

  他想不到这些人的手已经伸到最根本的官粮。

  而且当地官员系统在扶苏看来现在已经趋于崩溃。

  整个会稽郡现在整体处于失控状态。

  他刚刚知道会稽郡的郡守成为当地楚国旧皇族的座上宾。

  这种事就这么发生在自己的脚下,让扶苏觉得异常的愤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