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疯狂裁军



  扶苏现在准备保留的只有四个部队,这四只部队的部队人数,也要相应的缩减。

  第一个就是目前驻扎在咸阳城的重阳军。

  重阳军三十万一直是大秦帝国的主力兵团,随着扶苏南征北战好多年。

  这支部队算是他的最嫡系部队,现在交到张良手中管理。

  对于这个部队,扶苏认为他还是要进行裁军的。

  三十万大军,在和平年代没有什么太大的用。

  他要把这个军队裁到只剩十万人,只留精兵强将,其他人纷纷打发回家去种地。

  第二个扶苏要保留的部队就是南方兵团。

  南方兵团现在有二十万人,已经扔到赵佗手里十万。

  现在扶苏觉得赵佗大概已经带着这十万人出发去平叛。

  这二十万大军,扶苏也打算裁撤,但是暂时还不打算动。

  未来对于部队的改革,扶苏一向是已精兵强兵化为主。

  他始终有一个信念就是要抛弃冷兵器,尽快让自己的大秦帝国进入热武器时代。

  如果在这个封建时期,谁的部队能够拿出热武器,那绝对是可以横扫全球。

  第三个就是北方兵团,现在仍然驻扎着三十万人。

  扶苏的意思是一旦自己和匈奴以及北方游牧民族开通通商口岸,自己这三十万大军完全可以裁撤一大部分。

  最后一部分他保留的部队当然就是京城的卫戍部队。

  这部分部队他也不打算保留太多,自从永乐叛变事件以后,他明白自己身边养着太多的军队也未必是好事。

  这批部队他只保留最忠诚的这一批人,和自己经历过这次叛乱的禁卫军。

  并从重阳军当中再挑选一批精锐补充到咸阳城里。

  最终保留两万人的卫戍部队。

  这些都是对国内部队的一些调配想法,但是此时扶苏更担心的是自己刚刚征服的波斯帝国。

  熟读历史的他知道波斯帝国和西域曾经在唐朝的时候并入过华夏的领土。

  但是很快就失去它们达到一千年以上,直到清国。

  在扶苏的知识体系当中,曾经的大唐朝对于西域的统

  治十分的牢固。

  当然那也只是在唐初年的时候,后期发生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以后远在西域的一些部队,被抽调到中央平叛。

  空虚的西域瞬间就被当地的吐蕃势力所席卷。

  至此西域就脱离华夏的统治。

  现在扶苏提前一千多年就将西域搞定,纳入自己的版图。

  不过他知道现在的西域,那个波斯国只不过是被自己武力征服而已。

  除被自己打败这一件事发生以外,其他任何事都没有改变。

  据他所知现在就连自己的锦衣卫都安插不到波斯国。

  原因很简单,波斯国人和大秦国人长得不一样。

  锦衣卫那秦国人的长相在波斯国异常显眼。

  所以扶苏决定执行一个新的计划,那就是移民。

  他认为要想彻底的控制波斯、控制西域,将那边的领土完全的稳定下来。

  彻底的并入大型帝国的版图,唯一要做的就是把大秦帝国的子民和百姓迁移到那里。

  让这些百姓在那边生活繁衍,逐步同化波斯人直到把波斯人变为少数民族。

  但是秦国人作为华夏人,有着异常坚定的家乡观念。

  他知道让任何一个家庭迁移到那里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扶苏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将自己裁撤下来的那些帝国士兵和军官通通集中到一起。

  他打算成立一个新的部队叫做生产建设兵团。

  这个生产建设兵团名为军队,实际就是移民。

  他把这几十万裁撤下来的军人通通移民到波斯帝国在那里占据他们的城市。

  在他们的地盘生活繁衍,唯一缺少的其实就是大秦国的女子。

  这一方面扶苏已经考虑到。

  他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征调女性。

  全国范围内所有风月场所的女性一律派往西域。

  全国范围内所有大龄未婚女性一律派往西域。

  另外还有自愿前往西域的女子将给予安家费和迁徙费。

  这样看来,大规模的迁徙行动对于扶苏来讲就已经势在必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