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莫伸手



  最新网址:文武百官都看到他由微笑的面孔逐渐地变为无表情,然后又渐渐地变为惊恐。

  随即开始浑身发抖。

  只见张明好像突然惊醒一样,忽地就把手犹如闪电般的从木箱当中抽了出来。

  太中大夫张明是九卿之一,从三品之职。

  张明出生在普通人家,平日里在家地的间隙,会看看书。

  这也是拜了扶苏的发明,造纸所赐。

  有了造纸技术,大秦帝国范围内书籍的成本直线下降。

  很多普通人家的子弟,也可以弄到一套科举考试的书籍来学习。

  其实这也是扶苏当初的本意,广纳天下良才,不计家境。

  这个张明就是这样,出身于普通农民户。

  再通过科举考试一步步走向九卿之列,可以说也算是当朝励志典范。

  他之前是丞相萧何的嫡系,属于科举派,不过也算是做实事之人。

  曾经在扶苏离开咸阳征讨西域的那段时间里,负责大秦的财政开销统计。

  在当今算是财务一类的官职。

  不过自从扶苏皇帝回来以后,他就一直饱受压力。

  扶苏多次召见他,对国库进行了多次查点。

  还派遣黑台兵对账目进行细致核对,这一切都让这个张明感觉到心惊。

  因为他可不是那么干净的。

  在扶苏出征一段时间以后,萧何作为摄政大臣,成为了帝国权倾天下的一等人物。

  而太中大夫张明因为是萧何的嫡系,被委以重任。

  后萧何以国库财政地位险要为由,把财政权从治粟内史付立庆手中剥离了出来。

  并将其交给了张明,张明管理期间,暗自克扣军饷,同时为萧何的买办商业资本偷偷输送利益。

  这些事情都是他与丞相的秘密,可是却也是满朝不公开的秘密。

  到扶苏皇帝归来,御史大夫王绾立刻觐见上报萧何伙同太中大夫张明一起侵吞国库。

  造成大秦国库资产流失严重。

  当时的扶苏皇帝虽然看王绾不顺眼已久,也知道速来王绾与萧何不和。

  不过这正是帝王术,如果让萧何一家独大,那自己的未来岂不是岌岌可危。

  扶苏对于张明的这一行为是十分气愤,只是很快就出了匈奴使团遇害的大事儿。

  皇帝就暂时没把重点放在这里。

  张明最近一直都是活得谨小慎微,战战兢兢。

  尤其是听闻扶苏皇帝要对经济进行改革变法,而且屡次派王绾的手下前来审计之前的国库账目。

  这都让这位前励志典范心惊胆寒。

  不过好在后来朝中出了大事儿,注意力被转移,他有更多的时间整理账目。

  只是几次觐见右丞相萧何提及此事,萧何都是顾左右而言他。

  这让张明始终觉得心中不踏实,有种早晚要出事儿的感觉。

  直到今天,在早朝上,扶苏皇帝还问了自己关于军饷的派发还有哪些地方可以节约。

  征求了自己对于军队奖赏改革的相关意见。

  他当时为了表现自己,还侃侃而谈,大抒己见。

  后来就随着大队人马来到了皇家狩猎场,大秦自然保护区。

  他亲眼看到自己的皇帝那英姿飒爽的雄姿,在马上驰骋。

  那气势丝毫不次于身边的飞将军李广。

  这都让他觉得跟着这位皇帝实在是很幸运,也很踏实。

  也对自己之前的一些行为感到由衷的愧疚。

  他有心把自己贪污的那些国库资金都交出来,但是始终得不到萧何的暗示。

  那个萧何在张明眼中,就是自己的师父,而且一直以为萧何也是以此自居。

  在朝堂中,像他一样出身普通人家能够在近几年进入九卿之列的官员。

  无一例外,都是科举派,也都是萧何一手提拔的。

  他们把持着大秦帝国的方方面面,每逢每个月的月圆之夜,还要聚在一起饮酒赏月。

  明面上是在一起聚会,实际上是在一起分赃。

  丞相萧何虽然每次都不参加,可是张明每次都会准确地把萧何的意思传达到每一名科举派官员的耳朵里。

  所以在科举派官员眼中,张明这个太中大夫的三品官,在一段时期里堪比一品丞相的权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