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赋税二亿铜



  临近年关,天下各郡县都要做好年末扫低工作,起码要把握好一个尺寸,不要给陛下、给上司找麻烦。

  相比起去年,今年的明显是要好上一些的,具体表现在,街上买东西的行人比起往年多上了不少,这代表着普罗大众们兜里有了余钱,才会有购物的欲望。

  百姓们有了余钱就回去购物,购物就会提升店家的生意,促进经济的流通,店家的生意变好了就会向工厂下更多的订单,工厂有了订单就需要更多的原料,原料商的原料还不是百姓手中的收购上来的。

  如此便可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现在经济早就告诉我们,唯有让钱流通起来,才能创造出更好的经济生态环境,把钱藏起来是最愚蠢的行为,因为钱会贬值。

  在大秦还没有贬值这种说法,所以钱藏起来是世家贵族们最常做的一件事,所以扶苏一直在构思中央银行的建立问题。

  只要把银行建立起来,直接发行纸币,到时候就可以直接架空金银作为货币发行权的地位,直接让大秦的金融进入近代化时期。

  这些都是陛下才会考虑的事情,对着百官们来说,让朝廷稳定下来,让天下没有战事发生,让百姓能够吃饱喝足,就已经是莫大的功德了。

  对百姓来说,能够减低赋税,减少徭役,地里的出产能有所余,过年能吃上肉,过节能买身衣裳就是极好的年景了。

  对于世家贵族们来说,天下是什么的他们都不在意,反正谁当皇帝对他们而言都是一样的,他们是高高在上的贵族,他们有着庞大的家族产业,他们是注定要享受荣华富贵的!

  关于早朝,终究还是被扶苏改成了两天一次,虽然有很多大臣反对,他们反对的理由是,担心陛下生出懈怠之心。

  要知道懒惰的例子一旦打开,就怕以后会拦不住,尤其是以扶苏陛下的威望,陛下既然可以在今天推行两天一次早朝,那是不是以后就可以推行三天一次早朝、四天一次早朝、甚至一个星期一次早朝?

  所以他们极力反对的理由也很充分。但是…这都是无用的,起码在面对扶苏的时候是无用的,整个朝堂已经没有人能管住陛下了!

  扶苏坐在高台之上有些无聊,越到年关的时候,朝中的事情就会越发的清闲,没到这时大家的意志都是一样的,都到年底了,大事当成小事,小事当成没事,有什么事明年再说!

  所以今次的早朝官员们来的倒是很整齐,但是要上奏的东西,都是些鸡皮蒜毛的小事。

  扶苏正坐在台上百无聊赖,突然一道声音响起:“臣萧何,有事启奏!”

  扶苏听到这个声音顿时打起精神来了,萧何与旁人不同,不是大事他是不会上奏的,于是说道:“萧爱卿,有何事要奏?”

  大臣们的反应也都是一样的,不过他们不是好奇,而是有些嫌弃,嫌弃萧何破坏了朝廷上大家难得的默契……年底不奏事!

  萧何如同看不到大家的反应一样,从袖中掏出一封奏折说道:“回陛下,臣这里有天乾元年秋季,天下田赋税收的报告!”

  哦,原来是这件事!对于这件事大家的反应都是一样的,年末总结!

  户部身位主管天下粮仓税收的部门,每年的年终终结都是一件大事,收上来的税有多少,决定了明年大秦的朝廷能做多少的事情,所以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重中之重!

  想到这里,百官们难得的有点小兴奋了,毕竟今年虽然局部地域任然有灾难发生,但是绝大多数区域仍旧是平平稳稳的,这都是大家一年来努力的成果,现在就是宣读成果的时候了,是个人都比较喜欢被人夸奖吧!

  扶苏也想听听这份年底的总结,直接说道:“原来是赋税的报告,就劳烦萧爱卿当众念念,让大家都听听也好。”

  萧何叹了一口气,然后应道:“诺!”

  丞相王馆是最先注意到这个细节的,因为萧何算是他的弟子,所以他对萧何的关注度比别人都会高一些,对于弟子的一些习惯他也比别人了解的更多一点,每次萧何这样感叹,就代表着会发生不好的事情!

  萧何摊开奏章,默默的念道:“天下郡县四十有六,内史郡赋税为六百万铜,汉中郡赋税为五百万铜,南阳郡赋税为五百万铜……象郡赋税为七十万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