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中书省左丞相!【求月票,求打赏】



  三日后。皇宫后花园内。

  朱元璋与李善长一同走在其中。

  “善长啊,你们拟定的新政条款咱昨天晚上看了,很是不错啊,尤其是迁徙屯耕那几款,很有意思,这是谁想出来的?”

  听着朱元璋的话夸赞,李善长也是一脸的笑意,随后说道:“臣请皇上猜一猜。”

  闻言,朱元璋便开始琢磨起来,缓缓说道:“不是刘伯温,就是吕昶!”

  听到这话的李善长顿时说道:“皇上怎么就不猜臣呐?”

  朱元璋一乐,道:“你要是有这主意呀,早就跟咱说了,断然不是你。”

  李善长也马上回应道:“皇上明鉴,不过迁徙屯耕那几款既不是刘伯温,也不是吕昶,它们全都是胡惟庸提出来的。”

  朱元璋顿时一愣:“哦?此人有这么大见识吗?”

  李善长笑道:“这都是叫皇上给逼的。”

  朱元璋问道:“为何这么说呀?”

  李善长道:“建元以后,胡惟庸不是无职无位了吗?朝廷上下一片热闹,他却独守孤寂,潜心读书,读历代朝廷治养农桑的折子,对了,皇上不也令他读书吗?”

  “就这么三读两读的,就琢磨出了迁徙屯耕那几项条款。”

  闻言,朱元璋思索道:“好哇,看来此人受得住委屈,经得起患难,是位忠臣,也是位俊才干吏啊。”

  听到这话,李善长便知道胡惟庸复职有戏了。

  尤其是那句经得住委屈,就代表了很多意思。

  李善长忙道:“皇上明鉴!”

  不过,胡惟庸的事情如今说完了,也该说说他自己的事情了。

  趁着如今全国上下百废待兴,朱元璋又高兴的时候,李善长连忙继续说道:“皇上,如要施行新政,就必须重建中书省,以便统领各部,一体贯彻皇上旨意,厉行新政。”

  “而现在,中书省仍是个空架子,既无丞相,也无僚属啊。”

  听到这话,朱元璋便顿时推脱道:“不是有你李相国吗。”

  可李善长却道:“皇上,臣这个相国只是个虚职,臣的实职仍是个都事,就连这个都事,还是在王府时期皇上任命的。”

  “皇上啊,臣实在是抵挡不过来呀。”

  听着李善长的话,虽然名义上说是抵挡不过来,但实际却是在跟朱元璋要职位。

  朱元璋脸上的笑意渐渐消失,缓缓道:“明白了。”

  不过,朱元璋最终还是忍住了心中的不喜,毕竟如今上下大大小小的事务都需要李善长来搭理,笑着说道:“善长啊,你还是再抵挡一阵子,啊,过不几日,咱就马上任命中书省的各级官吏。”

  听到这话,李善长顿时喜笑颜开,道:“臣,遵旨!”

  可他却丝毫没有听出,朱元璋说的是任命各级官吏,并没有直接说给他李善长任命中书省丞相!

  就在这时,二虎突然来到了朱元璋的身后,说道:“皇上,刘伯温病愈了,特来向皇上谢恩销假。”

  闻言,朱元璋脸色一正,道:“人呢?”

  二虎道:“内廷等候。”

  见此,一旁的李善长便立马说道:“皇上,臣告退。”

  朱元璋笑着说道:“去吧。”

  随着李善长退下,朱元璋的脸色瞬间一变。

  刚刚还乐呵呵的表情,如今却阴沉一片。

  他将自己手中的如意交到二虎的手中,眼睛却眯着看向了李善长离开的背影。

  心里暗暗道:善长啊,你这是明摆着向咱要职权呢,你越是这么要,咱就越是不给你!

  此时的朱元璋,也渐渐体会到了这君相之间的复杂关系。

  帝王虽然权柄滔天,可这权利却要通过臣下才能发挥作用。

  同时,也需要通过臣下来完成对国家的治理。

  而这相国,便是这权力自上而下的一个重要环节,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如何使用这么一个人,便是历代君王都需要考虑的事情。

  而今日李善长的要职,也让朱元璋稍稍感受到了一丝紧迫感。

  背后有淮西一系支持的李善长,似乎已经对他这位帝王都有了些威胁。

  如今他朱元璋还可以靠着自己在淮西中的威望震慑住所有人,可日后呢。

  随着李善长与这些人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而自己这位皇帝与弟兄们越来越生疏,因为身份而得罪的越来越多,这些人还会坚定的站在他朱元璋身后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