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亩产五千斤!



  当然,还有武器,城中的义军士兵手中的武器,都是锻造精良的成色。

  这样的精兵放在战场上,在不考虑士气问题的情况下,都是无惧无畏的战士。

  毕竟身上有铠甲和没铠甲,对于前线士兵是否奋勇作战还是有直接影响的。

  除此外,陈广瞧着周围这些士兵的巡逻秩序还有值守,也都要比他手下的将士强上一个档次。

  而这些士兵,在离开濠州城前还跟他手下的将士一模一样。

  都是从一个地方出来的。

  这些变化,都是最近这几个月内出现的。

  这个时间点,恰好是朱元璋率军离开黄岗城的时间。

  不琢磨还好,如今这么一琢磨,陈广对于身边骑着马的少年更加感觉神秘了。

  就在众人相伴而行,来到城中的军营外时,施才英突然兴冲冲的跑到了这里,在看到齐衡的第一时间,便激动的说道:“大人,我统计出来了!”

  “这次土豆田,咱们一共收获了九千多石,近万石的粮食!”

  施才英哪里见过这么多的粮食,尽管年纪也不小了,可还是忍不住内心的激动。

  近万石啊!

  而且根据他的调查,这些土豆的种植,不过才区区三个月左右的时间。

  亩产便达到了五千多斤!

  这对于曾经种过庄家,并且十分了解农田收成的施才英而言,绝对是前所未有的震撼!

  如果在这之前有人告诉他能亩产五千多斤,他绝对会让对方去看看郎中。

  可如今,事实就摆在眼前,就跟做梦一样!

  听到施才英的话,齐衡却只是笑笑说道:“熬过冬天应该够了吧?”

  施才英乐的说道:“够了,足够了。”

  而一旁的陈广,听着他们的对话,整个人都愣在了那。

  看着正在说话的齐衡和施才英,有些不可置信的问道:“两位大人,你们这是种了多少地,竟然产了近万石的粮食?”

  瞧着陈广不解的表情,施才英看了眼齐衡,见他并没有拒绝,便直接说道:“一百多亩荒地,亩产达到了5000多斤!”

  “五千多斤!!”

  陈广顿时惊呼道。

  如今这年月,谁会不懂种庄稼。

  平日每年就算高产,一亩良田也就出产300多斤的粮食。

  这一亩荒地,你告诉我产了五千多斤???

  古代人口为什么一直上不去。

  大唐盛世,古代的璀璨年代,可即便是这样,唐朝巅峰人口也不过五千多万。

  为何?

  除了国内粮食产量因为阶层不公平分配所导致的小部分人聚集大量粮食财富外。

  粮食产量本身也是一个极其严重的桎梏。

  一共就那么多粮,自然也只能养活这么多的人口。

  可如今呢。

  这产量几乎翻了二十倍!

  那是不是也意味着,人口要翻二十倍呢?

  陈广虽然没念过什么书,也没学过什么本事,可有多少粮食,养多少人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

  原本以为黄岗跟自己印象中一样,也就是一个破落的小镇,就算这次答应郑光祖也不过是因为家人被要挟,以及曾经朱元璋的名号。

  甚至脑子里还想着等机会成熟,再救出郭天叙。

  可当他进入到这城中看到这一切时,曾经的这些想法竟全部消失。

  相比于死气沉沉的濠州城,这黄岗城虽小,却生机勃勃。

  并且,从最近他所了解到的关于齐衡的所作所为,都让他由衷的敬佩。

  除此外,还有朱元璋。

  朱元璋的为人和本事,早在濠州城时他便见识过了。

  相比跟着郭天叙这个志大才疏的大帅,或许在这里会更好.......

  想着这些,陈广的内心渐渐有了决定。

  此时陈广神情的变化,全部被齐衡和一旁的施才英看在眼里。

  两人都是聪明人,即便施才英并不知道陈广的身份,但也能猜出一些。

  施才英笑着与齐衡对视一眼,便点头离去。

  直到陈广回过神来,才恍然的发现施才英已经离去。

  此时场中只有齐衡和陈广二人,齐衡也没有过多的铺垫,便直入主题,道:“陈将军,相信你从进城后也看到了一些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