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庶民身份(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



  练习了数日,刘病已才知道朱安世的一番苦心。

  朝廷正在招兵买马,奔向功伐匈奴的前线。朱安世是想让刘病已走领兵征战这条路。看着他沉溺于蝇头小利、水田农耕,担心他堕落下去,无可救药。

  一想到自己若有一日上阵杀敌,满鼻子的血腥味,刘病已有些迷茫了。

  似真似幻,似幻又似真,已经不知道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了。

  但无论如何,先练好功夫,自己总不会吃亏吧。

  或许有一天,自己真得要统领队伍杀敌疆场,金戈铁马,刀光剑影。

  一想到好的功夫能保命,刘病已练习地更加勤奋了。

  每日加强训练举大石,负重跑步,渐渐地两石弓也能一口气拉开四五下。

  白日训练,夜晚泡了药澡后掌灯读书。几日下来,刘病已却也觉得臂膀的力道愈来愈大。身材也匀实多了,俨然是一个健身美男子。精神头更不用说,夜晚读书识字却也不困。晨起时读书,记忆力比之前也好了很多。

  好处多多,刘病已也便在练习功夫上更加下力气了。

  又过数日,两石弓终于能一口气拉满十下。而此时的刘病已直感觉臂膀酸痛,虎口发胀。朱安世给调制了特殊的草药,煮沸了让刘病已泡澡,才洗去了不少疼痛和困乏。第二日又生龙活虎起来,继续加强训练。

  朱安世给刘病已安排的武功科目极其简单,配合着他速度快的特点,给他准备了十几套简单易操作的杀招。刘病已练习了几遍,很有感触,这些招数与截拳道有着想通的道理,直截了当地打,根本没有什么花招式。

  朱安世在演练了几遍后,便让几个徒儿一个招数一个招数地演练。

  看着几人有些皱眉头,似乎不明其理,朱安世便指着唐犇犇问到:“你有何话要说,赶紧讲来。”

  唐犇犇便朝几位师兄望了几眼,见得了鼓励,便开口问到:“师父,为何不交给我们一些神功招式,我所知道的汤式拳法,光一个近身术就有近百套招式。”

  朱安世一脸的冷峻,呵斥到:“真正当你上阵杀敌的时候,尔等就知道了,民间看上去眼花缭乱的绝世武功,皆是花法,不可学也。”

  “什么是战场?战场就是你杀死敌方,或者是敌方杀死你!不管你用什么招式!”

  “徒儿们还要明白一个道理,不在战场上你怎么杀敌都行。而战场上不是你一个人在战斗,是一群人在跟对方杀伐,战场是开大阵,对大敌,讲究的就是千军万马娴熟的战术配合,什么狗屁神功,什么盖世神技,放在这战场上不但白白送死,还会拖累部队。”

  “战场上的强者,只有把射箭、刀枪、棍棒、摔跤、速跑等基本技能练好,才有可能打胜仗,你才能活命。”

  刘病已听了点了点头,他忽然明白过来前生所熟读的三国,对关羽和张飞这两位武力狂人的师父,或者师承何家门派,只字未提。而书中强调的是神臂力,射箭、射弩等射技,也有刀、斧、剑、棍、戟等器械格斗技能,这些统统都是战场武艺。

  两宋时期的岳飞最拿手的不是什么神功,而是射箭、腰弩、枪术战场上直接拿来可用的技能,还有一点至关重要的他能挽弓三百斤,靠着这一强大武力,数百步外一箭射死敌首,让凶悍金兵闻风丧胆。

  这就能弄清楚了从唐至明清,汇集全国武术人才的武举、武进士考试,根本不考什么拳脚套路、神功,而是直截了当地考步射、拉弓、举大石等硬核技能。

  刘病已这才明白师父的良苦用心,“看来师父铁定了心要让自己去战场沙发征战了。”

  “也难怪,此世没有科举,靠着读书根本无法进入仕途。而连年与匈奴交战,朝廷早已颁布了以武入伍、以功授将的旨令,民间大兴武术教学,并将以武学报效朝廷、寻求富贵作为育良才的不二法门。”

  “巫蛊之祸后,自己本来就是罪民,经过自己的努力折腾到底还是庶民一枚。倘若靠着发财致富,浑浑噩噩度过一生,末了还是如草芥一般的平民,任权贵和朝廷任意宰割。”

  “若自己不争气,刘彻病老之后,一些历史还是不可逆改,刘弗陵、刘贺顺势登基,他们还有心对付匈奴吗?匈奴强盛起来,若往南攻陷长安,宋的悲剧有可能提前在大汉上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