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无君无父



  军议的目的就是裁定战略方向,制定具体的战役细节。

  传檄天下各府州,各领兵大将乃至南京朝廷诸臣和皇帝,目的自是兵不血刃,一统江山。

  当然,打天下不可能光靠笔杆子和嘴皮子,还需要实力。

  武锐军的实力天下皆知!

  刘泽清、刘良佐、左梦庚连和满清一战的勇气都没有,冯恺还真不信这些军头敢和武锐军鏖战!

  至于南京,冯恺更不担心,识时务者为俊杰,当兵的没准一根筋,可这些圆滑世故的官油子,十有**都不会把自己吊死在一棵已然快要枯死的大树上面。

  所以在冯恺看来,南下……应该很轻松。

  于是军令:梁岚率八千骑兵南下,前锋营副将陶康率五千火枪兵为辅,攻略南京朝廷。

  虎贲营主将戴柳率全营,方小六率两千骑兵,先锋营主将率一万千火枪兵,袁老四率重甲步兵五千,主帅亲卫营战兵两万,总计差不多五万五千兵马,开赴山海关。

  而冯恺则亲自镇守北京城!

  “大帅……如此一来北京守卫力量是不是过于单薄?”徐鹏不解问道,而且这一次冯恺分兵两路,他自己竟然不随军?

  冯恺呵呵道:“我军的敌人只有草原、建奴和南京。

  建奴和南京,本帅的大军现在去找他们麻烦,他们还敢来北京?至于草原,现在草原诸部的主力要么在建奴那边,要么就是上次被我军打断了脊梁,一两年内他们要是敢南下,本帅倒还敬他们是条汉子,说到底别说本帅还留了一万多兵马随时策应,就算只留个两三千,这天下谁又能奈何得了本帅!”

  徐鹏觉得冯恺说的很有道理,都没个敌人,那还要那么多兵力驻守做甚?

  军队的本职是保境安民,可你现在看看,这京畿还剩多少人……

  冯恺之所以不随军出征,是因为他要居中调度,而且还要在北京迎接光统帝入京登基,另外还要组织人口迁徙填充以及恢复民生计等等。

  事情多了去了……

  将领的职责是完成主帅既定的战略目标,而冯恺这位主帅……自从他成为川王以后,实际上他就已经完成了从军人到政治家,身份上的华丽转身。

  冯恺不是老妈子,没有当了主帅还要当保姆的责任,这次让麾下大将自己领兵征战,也是为了培养大将独当一面。

  说到底,自己麾下看似猛将如云,战将如雨……实际上纯属往自己脸上贴金。

  除了梁岚是大明正宗的武将出身,有长时间领兵的经验外,其他高层将领有一个算一个,谁不是泥腿子出身,五年前谁不是炮灰……

  热武军队和冷兵器军队最大的区别就是淡化了猛将的作用,说白了就是不需要将领亲自带兵厮杀,所以说梁岚和方小六这一类的将领,其武力值在武锐军军中的作用会无限淡化掉。

  冯恺真正需要的是能够运筹帷幄,独挡一面的大将!

  所以这些高级将领有一个算一个都需要足够的时间去磨砺去成长!

  武锐军攻破居庸关,毫无阻碍进驻北京城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了南方。

  史可法手里拿着送来的情报,双眼发直,许久两行泪水竟然不自觉的流淌而出。

  也不知道是感动还是哀伤又或者被风迷了眼睛……

  浑浑噩噩从城中大营回到督师府,史可法彻底迷茫了。

  他和南京朝堂诸公斗争,被排挤,最终自请江北督师,是因为他已然看不到一丝一毫的希望。

  朝堂上党争激烈,朝外军头火拼,王朝衰亡之像已然彰显的一览无余,这样的王朝若是还有希望,那当真是老天爷都瞎了眼。

  甚至于史可法已然可以肯定,一旦建奴大军南下,这些拥兵自重,全然不把朝廷放在眼里的军阀,十有**会投降满清继而倒戈一击。

  身为督师却调不动军阀一兵一卒,你说可怜不可怜,悲哀不悲哀,史可法做梦都想拥有一支强军,然后跟建奴血战到底,就算是死,也死得其所,死的对得起列祖列宗,对得起大明的历代先帝。

  但是想要拥有一支军队谈何容易,没银子什么都是空谈,所以与其说他是坐镇扬州,倒不如说他是在扬州城等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