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六章 逆贼之耻



  “不见棺材不落泪。”冯恺冷哼微怒。

  两战大溃满清西路大军,这样的战绩足以让任何武锐军的敌人感受到惊颤,冯恺觉得李自成也不会例外。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是愚蠢,李自成以为凭借雄城就能把武锐军拖在城下,也能让他好整以暇的准备好对付武锐军火器的办法,这简直就是在痴心妄想。

  事实上面对武锐军如此强悍的火力覆盖,以古人的智慧,短时间能想到的也只有用坚固的盾牌来防御弹丸的穿透力,那么只要火枪失去效用,除了正面交锋还能如何?

  不管是满清还是李自成都对自己正面厮杀充满了信心,也一致认为武锐军的兵也只能端起枪射击,若是兵刃相搏,就是一群随意屠宰的羔羊。

  诚然,冯恺自己也知道自己的兵从身体素质,从搏杀经验等等方面和满清那群人形野兽还不能比,可要是觉得武锐军的兵是软柿子,那一定会付出惨烈的代价。

  当然,要让冯恺选择,他也绝对不可能让自己的兵去冷兵器搏杀,不是武锐军不行,而是没有必要。

  最重要的是,武锐军的兵可都是精兵,那些所谓的长枪刀盾兵之所以没有转化成为火枪兵,完全是因为成都军工厂生产的最新火器还没有办法进行全军武装。

  而且战场之上瞬息万变,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出现什么变故,那么暂时留下纯冷兵器兵未必没有必要。

  事实上在武锐军军中,真正的冷兵器兵种,也是唯一没有接受过系统火器训练的兵种只有陷阵营的重甲兵,然而强如重甲兵对于冯恺而言,肯定也将会成为武锐军第一个淘汰的兵种。

  这大半个月来整座西安城都能看到浓浓的黑烟遮天蔽日,李过派兵几乎搜集了全城的铁器,然后日夜锻造成一面面坚固的盾牌,目的是什么已经不言而喻。

  这一个多月,武锐军一直在清理战场,另外就是派人去潼关沟通,也不是让李自成投降,冯恺给李自成开出的条件很简单。

  带着大顺兵马西出嘉峪关,大顺军以后是生是死,是在西域之外建国延续大顺皇统还是消亡,冯恺绝不干涉。

  很显然李自成没有理睬冯恺的建议。

  纵横天下十几年的巨寇,不可能因为冯恺两战大败清军就被吓住,要知道他可是李自成,是亲手葬送大明王朝的一代枭雄,是有很大机会夺取这个天下,开创一代皇朝的帝君。

  经年累月的恶战,一次次的功败垂成,现在好不容易到了快要摘果子的时候了,冯恺让他将胜利果实拱手相让?

  更何况冯恺竟然让他去西域吃风喝沙,这他娘是在打发叫要饭花子还是咋滴?

  以为自己已经是天下之主了不成!

  大顺还有二十万带甲敢战之士,大顺朝文臣如雨,战将如云,冯恺不过区区十万人马,凭什么就觉得这江山一定就会是他的!

  李自成不服,也不可能会服,在他眼里这天下霸业是他一步一喋血最终打下来的,那满清不过是靠着吴三桂这个奸贼才能入的关,要不然就是一群野人罢了,至于冯恺,更只是一个窃国之贼,而且还是非常不光明磊落的窃贼,简直就是逆贼之耻。

  江山如画,社稷如卷,大好的山河已经到了他的掌心,竟然想让他拱手相让,李自成一度觉得冯恺是得了失心疯。

  “满清得了我们的火枪,阿济格又被我军杀到大败,多尔衮乃是满清难得的智者,他一定会搜罗工匠,用最快的速度打造新式火枪。

  我军新式火枪的工艺相对于老式的火绳枪而言其实就隔了一层窗户纸,想要破解委实不算太难,最大的难点在于枪管的锻造和批量生产,当然也可以包括火药的颗粒化和定量,这些也是窗户纸没有太大的技术难点。

  咱相信给多尔衮三个月时间,他就能仿造出咱们的火枪,但是想要批量产出,没有两三年功夫想也别想,然而两三年的时间只不过是弹指一挥间罢了,咱们没道理给满清,所以就不能和李自成在西安,在潼关干耗。”

  军议室内,众将一个个摩拳擦掌,身为武将,没有什么是比战争获取战功更能让他们兴奋的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