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一章 无底深渊



  用生命换子弹的行为无疑是愚蠢的。

  但是参赞们永远不会了解这个世界到底会有多残酷,他们也不会知道被满清征服的蒙古诸部和投降满清的那些汉将在当权者面前是有多么的卑微。

  就算给予最高的礼遇,那也是为了榨干你身上的最后一丝价值,当价值失去之后,那么只要不是旗人,那么就是奴隶。

  奴隶的命不值钱,就好像现在只要能击破武锐军迎来一场大胜,那么对于阿济格来说,就算死再多的蒙古人和汉人都无所谓,因为他们想要拥有这样的人,办法实在是太多了。

  只要旗人保持着强悍到足以压服各方的实力,那么其它任何方面都不能算是个事。

  但是蒙古王公和汉将们可不会这么认为,因为他们更清楚,自己的兵就是自己说话的底气,兵如果没了,在清国王公的眼里,自己就是一坨屎,一坨臭不可闻的狗屎。

  “王爷……”心理素质一向无比强悍的吴三桂说话时候带着颤音。

  一生征战,什么样的场面没见过,什么残酷的战争没经历过,吴三桂自认自己就算在尸山血海里面也能甘之如饴,他能亲手砍翻上百的敌人,最后连眉头都不皱一下,仿佛被他劈死捅穿的敌人的命不是命,那仅仅只是一只只微不足道的蝼蚁。

  他是擎天彻地的巨人,敌人是蝼蚁,哪怕是在山海关面对李自成的大军,他都觉得自己是非战之罪,他之所以扛不住是因为大顺军的兵力数十倍于他,而他孤立无援,关外还有虎视眈眈的清贼。

  他之所以开关投降,之所以会对自己眼中的蛮夷卑躬屈膝,之所以甘之如始的把头发剃成令人作呕的鼠尾巴,是因为他不甘心。

  不甘心大明的江山被李自成这样的贼寇夺过去,不甘心曾经从来不被自己放在眼里的流贼成为自己以后跪拜的对象,至于是不是怕死,那就算是,也不会承认。

  好在满清对他还算礼遇,这些没什么见识,却因为血脉而身居高位的满清王公就算是皇子皇孙,骨子里面还是野人,是一群上不了台面的东西。

  吴三桂相信凭借自己的能力,一定会在满清统治整个华夏建立新的帝国当中成为一代豪雄,就算是满清王公也不敢小觑的豪雄,然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他手里有兵,有数千上万的关宁铁骑效忠于他。

  但是他现在赖以生存的关宁铁骑和蒙古骑兵一样被对面的武锐军如收麦子一样收割生命,这让吴三桂心痛到滴血。

  从战术角度而言,吴三桂丝毫不觉得自己的提议有任何谬误,这是无数次的战场血杀总结出来的经验。

  四面突袭,不分主次,以散兵线来弱化武锐军的炮火袭击,这本身确实没错,也确实是将武锐军火炮的杀伤力缩减到了最低,就从先前阿济格督阵时候脸上带着的笑意就知道,这样的战法确实不错。

  但是吴三桂现在知道他错了,而且错的离谱,而导致他判断错误的地方还是情报。

  谷辵

  情报上说的重庆之战之所以武锐军会大胜完全是因为火炮,是因为武锐军不可思议的火炮发射距离导致张献忠大帐被轰,也因为指挥中枢被击溃从而导致大西军混乱,从而被武锐军抓住机会,一战而大胜。

  情报中描述的主要东西就是火炮,甚至已经断定武锐军超远射程的火炮就没几门,其余的火炮都是很常规的射程,数量也确实不少。

  所以制定这样的战术策略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都不算错,阿济格之所以能在第一时间认可吴三桂的战术,至少说明这战术是切实可行的。

  阿济格虽然野蛮,可不要忘了,既然他能被多尔衮放在西路军主帅的位子上,那至少说明其不是一个没脑子的莽夫。

  一个拥有丰富战争经验的战将,就算目空一切,可至少在面对十几万人的大兵团作战时候,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然而错就是错,就算阿济格和吴三桂都没有轻敌,但是终究还是低估了武锐军的火力,甚至都不能算低估,因为武锐军交织出来的火力网是从根本上打破了他们对于火枪的认知。

  阿济格的脸色难看到滴血,为了防止张献忠的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他离武锐军大营的距离超过十五里,然而前方恶战的消息还是无时无刻的传到他的耳朵里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