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二章 血未冷



  什么是国策?

  就是制定的规划举措将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实行,甚至会被写入大典,成为后世的标杆,比如兴修水利、科技兴国、发展工业等等。

  什么是战略?

  战略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准备的作战意图以及要达到的战争目标。

  武锐军的战略是什么?

  以前是窝在成都闷头发展,是坐看天下风云突变,冷视豪雄乱战,哪怕天下被打的稀烂,也自岿然不动。

  现在武锐军已经不窝了,那么大的战略自然而然就会随之改变,现在的战略就是以武锐军的无敌之势,以最快的速度席卷天下。

  具体一点就是先平巨贼张献忠,再灭闯贼李自成,然后再将突入华夏的建奴彻底歼灭在这片土地上,用建奴的血来浇灌,从而让这片大地变的更加肥沃。

  这也是武锐军的实力给冯恺的底气,否则最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联合李自成和张献忠先用一切力量把试图占据华夏江山的恶狗给砍死,然后在酣战一场决定天下归属。

  然而底气太足的冯恺自然不屑如此,在他眼里,什么西贼顺贼,什么蒙古铁骑,什么狗屁满万不可敌的建奴,这些全都是土鸡瓦狗,只要他愿意,大军过处就是犁庭扫穴!

  可现在这一路直到汉中,满目的疮痍让冯恺的心里很不舒服,后世灵魂里面的仁慈之念还不足以让他完完全全的漠视生命如草芥。

  可是冯恺自己也知道自己肯定会占据这华夏江山,他终究会成为皇帝,而皇帝所谓的仁慈对于文武百官而言是美德,但是历史教训告诉他,皇帝的仁慈充斥着贬义。

  能把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八个字玩到炉火纯青,最后还能在史上留下大帝之名的才是真正的人主。

  只可惜冯恺自认为自己做不到,至少现在他的心肠还没那么硬,身体里的血液也没有变的那么冷。

  所以他在看到汉中城里那些如同难民一般满脸都是菜色,衣不蔽体,饿的皮包骨头一样的百姓,一股莫大的羞愧感直接涌满了心扉。

  以至于让他对于早就定好的出川战略都隐隐产生了一丝动摇。

  他现在很想先彻底恢复汉中的元气,至少让这座雄城多上几缕活气之后再提兵而去,至少要在汉中搭建起完善的统治制度,消灭掉盘踞在周边大大小小的土匪山贼之后才去鏖战天下。

  但是不能,因为他不能容忍入关后的建奴继续待在华夏的土地上,然后将剃发易服这样的政策强加在汉民族的头上,那样汉人的脊梁骨会被打弯,严重一点,民族甚至会失去自信。

  他也不能看着为祸天下,肆虐无度的巨寇继续如蝗虫一样啃噬这片土地,那样会死更多无辜的百姓。

  而新王朝在废墟上建立,人口资源重新洗牌,再加上冯恺勃勃的野心,这些都需要庞大的人口作为支撑点,而整个世界也将会迎来巨大的人口红利期,绝对不能轻易错过。

  在成都蛰伏的头两年,冯恺还能眼睁睁的看着川外的世界生灵涂炭,因为他可以用新兵未曾整训完备作为借口,蛰伏三年,他还能用打理蜀中,增强军备作为借口,而现在,他不管什么借口都会显得苍白无力,至少良心上的一关就别想能过的去。

  几名身着皮甲的骑士风驰电掣般的冲进汉中城门。

  取过骑士背上的火漆信筒随意扫了几眼,冯恺悠然一声长叹。

  徐老五接过情报仔细看完,苦笑道:“和大帅说的分毫不差……”

  谷傅

  情报上的内容很简单,如今清军已经攻陷太原,随即分兵南下,顺军长治守将刘忠抵敌不住,已经率部突围逃往河南。

  至此,李自成山西防线基本瓦解。

  这和冯恺前一段时间和他说的战况基本没什么差别,唯一的差别就是冯恺忘记了刘忠的名字。

  那么下一步……

  按照冯恺这位穿越人士所说,很快,也就是这个月的下旬,清军会兵分两路攻打陕西,一路由英亲王阿济格率领吴三桂、尚可喜等军由大同向榆林进兵,然后,从陕北南下西安。

  另外一路则由豫亲王多铎率领孔有德、耿仲明等部,从河南怀庆攻击潼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