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工匠被你抢光了



  丁毅离开猪岛后,又到了长生岛。

  现在长生岛也有近两万人,多数是以前的辽民,少数是新来的流民。

  这边新的船厂从去年12月造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好,工匠局造船司司长李织说,包括配套的船坞,帆厂等,大概要到年底才能完成,明年初可以造船。

  而旅顺那边,已经开始造千料商船。

  丁毅勉励了众人一番,又与几个匠师们谈谈心,刷了下存在感,然后更回到旅顺。

  他每次回来就有很多事,马不停蹄跑皮岛和旅顺。

  接下来几天,分别召见了经过培训要晋级的各级军官,还要赐刀,面谈。

  观看部队训练,看看训练效果。

  特别是骑兵在和朝鲜日本打过两次后,总算是见过血的,明显比以前精锐了一点。

  但和后金比起来,还是有点距离,主要是骑术和射术上面。

  而他们从崇祯二年开始组织骑兵,到现在这么多年练下来,比普通明军强多了。

  考虑丁毅的骑兵以后基本少用弓,会配短铳,所以他要求也不高,只能让张经和袁有才他们慢慢练。

  忙到8月初,丁毅带着新出厂的一艘四百料海沧战船前往登州。

  一到登州就看到这里人山人海,码头上全是人。

  此时后金在山西到处抢掠,山西的大量百姓也往这边逃亡,这几天来的百姓数量越来越多。

  码头上有旅顺的辅兵在帮忙维护次序。

  这些辅兵是以前在这里囤田的一万降兵。

  为了分田,他们在这里半囤半练,在王卫忠的训练下,已然有一半旅顺辅兵的样子。

  王卫忠原本有三千兵马,朝庭以为他两千,所以他带了两千去山西。

  这次丁毅过来,是要从流民中新组三千兵马。

  他要组织济州营,从流民中选三千,有没有家属都没关系,最好是刚到的,全部送往济州。

  杜如海用丁毅的宣传口号,分田分牛,愿者报名,但先不说去那,只说海外。

  当天,丁毅和杜如海来到一个粥点,这边有二十几口大锅,最近因为流民多,日夜不停的烧粥,丁毅的人马分成三班倒在干。

  现场聚集了一两千人,到处都是人群,好在有衙吏兵丁维护次序,大伙也不敢乱来,都很有序。

  这个据点在招远之间,九成已经经过筛选,有技能的都被领走了,余下的都是普通百姓,等着被带走分地方囤田。

  杜如海这时站到高处,大声道:“安静,安静一下。”

  他一开口,四面的工作人员也在大叫,不一会儿,全场慢慢安静下来,所有流民看向他这边。

  “每家每户按人口计,不轮大小,每人可分五亩田,税四成,有没有人报名?”

  人群哗然,很快有人道:“刚才不是这样说的啊?”

  登州这边囤田和济州不一样,所以说法不同。

  这边流民,早来的都是分田,后来的有部份是分田,有部分是当佃户,主要看有没有家属。

  而且税也没有四成,田也没这么多。

  杜如海道:“不是登州,在另一个地方,所以分田多,但那边产量高,税也高。”

  “什么地方”有人奇怪问:“还能保证产量高的?”

  “那肯定的,你们别怪什么地方,有没有去的?”

  “有牛和种子器具吗?”又有人问。

  “会提供。”杜如海道。

  济州岛那边就不缺牛,丁毅还打算往登州和皮岛运点牛过来。

  “有鞑子吗?”丁毅站在人群后面叫道,说完赶紧换个位置。

  现场也没人关注他,大伙果然竖起耳朵。

  “当然没有,保证没有,有鞑子,还会有产量?”杜如海笑道。

  “怕是在海外吧。”有人叹道。

  “海外也一样啊,只要有田就可以。”丁毅在后面叫道。

  “田亩有限,先到先得,不去的,就留在登州了。”杜如海这时道。

  “俺愿去。”丁毅在后面大叫。

  “俺也去,俺也去。”有几个亲兵学着他叫。

  这下前面的百姓急了:“我去。”

  “俺要去。”

  然后看到有人报名,更多的人着急了,大伙都抢着要去。

  因为分田有点多,每个人可以分五亩,有的家里三四个人的,可以分一二十亩,税四成也能接受,关键有牛和种子等东西提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