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想让狗吃话,要给骨头吃



  袁崇焕润色一番,再加上自己运筹唯幄的功劳,发放京城。

  他心中欢喜,便召来幕僚周锡圭,问:“丁毅上次来文,又要什么来着?”

  周锡圭笑道:“他除了要钱就是要粮,不过最近这几次,都是要工匠。”

  “他要多少”袁问。

  “他要一百个工匠呢。”周锡圭摇头,那来这么多。

  袁想了想:“给他匀二十个过去。”

  周长叹:“大人真是对他厚爱。”

  “有本事的人,就该有赏。”

  袁崇焕心中想,想让狗听话,自然要给他们骨头吃。

  登州这边,丁毅做事干净利落,当天午时,周会,王其吉两人,以私通后金为由,立斩。

  同时被斩的,还有两人的十几个心腹手下,及盐课司几个小吏。

  再抓捕几个和周会王其吉关系交好的当地盐商,直接抄家问斩,罪名同是地贩卖私盐,及通敌卖国。

  历史上后金对盐、铁、粮等物资要求很多,大明朝每年不知有多少人挺而走险干这种买卖。

  最有名的当然是八大晋商。

  但丁毅现在捞不到那边,鞭长莫及,先找个借口,把登州城的给清理了。

  一时间,登州城一片腥风血雨,人头滚滚,整个盐利行业大洗牌。

  很多人都关注到旅顺都司丁毅的名字。

  有聪明的人已经开始想办法走他的后门,因为大伙都知道,丁毅这么干,就是为了自己能卖盐。

  下午,周王两家家人,以允军论,带千两银子上船,离开登州,这也算丁毅饶他们一命,没有斩尽杀绝。

  经过这次清洗,抄家,丁毅一共抄理银两银票三十八万两,其余财物若干,盐两千多吨。

  其中仅周王两家,就抄了二十多万两。

  这几年两家还经常上供给朝庭各位大佬,还能余下这么多,可见盐之暴利。

  另从诸人家中抄到良田五千多亩,都是上好的肥田,商铺和住宅四十多栋。

  铺子住宅他先给了秦楠处理,良田让秦楠雇用佃户种着,佃户上交一半,这样每年能额外收到六千石左右。

  秦父当时说太多了,一般给佃户二到三成就好。

  但丁毅想着佃户都是穷苦人,还是定为一半,必竟他以后粮米的来源,不能指望这登州城里的五千亩田。

  事后,丁毅告诉刘同知,抄家得银十八万两。

  给知府朱周业二万两,刘同知二万两,自己和东江军的几万兄弟们,拿十四万,着重说了几万兄弟几个字,说了好多遍。

  朱刘两人连连称谢,朱周业很快派刘同知过来:“东江军为国御敌,常年驻守孤岛,与鞑子血战,太辛苦了。”

  “本官发动全城士绅,为将军,捐粮两万石。”

  丁毅笑纳,差点拉着知府和同知两人结为兄弟。

  两万石粮食也就两万两不到,知府和同知两人拿了丁毅四万两,发动士绅商人捐粮,又不要他们出钱,即做了好人,又拿了丁毅的钱。

  丁毅也不心痛,必竟有些钱该出的还是要出的。

  登州城里有了朱知府和刘同知撑腰,他以后没啥事情不能干的。

  说实话,原本他来真是想卖盐的。

  若王其业一两一担收了,后面也没这么多事。

  没想到王其业把他惹怒了,一火之下,搞出这么多事。

  眼下他经过这么一弄,现在又突然暴富,手上有近五十万两巨资,还多了两万石粮。

  9月4日,袁崇焕那边的命令已经先到登州。

  根据捷报,各人都多请赏,只等朝庭批复。

  而丁毅的代都司,终成为都司,这是袁就可以任命的,后面只需朝庭报备,赏官服令牌等就成。

  因为这次斩首二十及,也算是大胜,且有大功,弄不好知府朱周业和同知刘元都会升官,但这文官要朝庭来任命,估计有段时间的。

  同时报功者,还有刘同知的一名心腹将接替周会任盐课使大使,阮思青接替王其吉为盐务巡检。

  明朝时,盐课大使和巡检都是不入流,可称为吏,不是官。

  到了清朝,大使为正八品,巡检为九品,才能称为官。

  阮思青原本平民,由知府衙门推荐,很快上头批准同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