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拉业务



  第680章拉业务

  团建可以说是最损害员工利益,且收益最小,最适得其反的活动。

  问题是,很多老板不知道哪里看了什么管理书籍,就认为一个好团队,需要通过团建才能建立起来企业文化。

  这不是扯淡吗!

  牺牲员工周末休息时间,然后去团建,就以为员工会对你感恩戴德了?

  有这个闲工夫,真不如直接把团建花掉的钱直接发给员工,员工或许还更加感激你。

  老板们也很委屈,说自己花钱了,还搭上时间陪员工团建,怎么团建过后一大堆人辞职呢?

  所以老板们根本不知道问题所在。

  团建最大的误区之一,就是在周末团建。

  员工上班都累得跟条狗一样喘气了,好不容易周末能喘息一下,甚至一周就一天假。而老板呢,一天假都不放过,要搞团建,还不许请假,呵呵哒,你都知道员工要请假了,还不知道员工心里抵触?或许老板有另外一个心思,试探员工的服从程度。

  然而,人是最经不起考验的,这就是团建的最大误区。

  其次,是团建的形式,来来去去不就是烧烤、吃饭、农家乐,顶天了搞个游戏,再不就是唱K、按摩……话说,并非所有人都喜欢这些的。所以说,团建的意义真不大,企业文化要是通过团建就能搞起来,那么大公司也不会花费巨额资金打造企业文化了。

  对员工好的方式有无数种,为什么老板偏偏选择一条最走不通的路呢?

  上辈子方既明就想不明白这件事,这辈子还是想不明白。

  将心比心之下,方既明制定的薪酬体系是很诱人的,甚至连快递员的工资都是计件发放,跟上辈子一样,多劳多得。要是勤奋的快递员,从早上送到晚上,即便是在2002年,月薪突破五千都不是问题!

  方既明并不会吝啬这五千块钱的工资,他只是担心快递员高强度工作之后,身体吃不吃得消。

  所以,方既明想了想,又规定了一天最多送十二个小时。但空子肯定有的,以后再慢慢堵住漏洞吧。

  在三人都有意愿合作的前提下,合作进行得特别顺利。年初五,潘锐跟王栎就飞到了金华,在金华成立了“顺风快递”公司,注册资本是实打实的一个亿。而金华那边的文件下达也很快,特事特办的情况下,直接划了一块千亩地给“顺风快递”,前提是三年内“顺风快递”要完成聘用本地人过千,而且还要追加投资两个亿。

  一千亩地啊!

  这放在哪里都是不得了了!

  话说即便是硬底化,建设这个物流园都有点够呛。但方既明魄力很大,立即用这块地向银行抵押,然后腾出一个亿来,先把物流园的三分之一盖起来再说。没有一个物流园,没有一个集散中心,其他什么都没办法搞了。

  潘锐和王栎,也各自找来了一些管理人才,开始紧锣密鼓地招聘员工、购买货车、培训员工……

  而方既明呢,有一个更加重要的任务,就是去拉业务。

  作为一个老板,你可以什么都不会,但不能不会拉业务,因为这是企业的生命线。潘锐和王栎,显然不是做老板的料,他们都是甩手掌柜而已。但是呢,利用他们的人脉关系,反倒是拿下了不少大件商品的物流订单。甚至,王栎还通过他老子的关系,直接在燕郊拿下了一块一百亩的土地,当做仓库什么的。

  有了地,就有贷款,燕京的集散分拣中心,也紧锣密鼓地建设了起来。

  然后,潘锐通过他老子的关系,再托人找到了深城那边,也拿下了一块五十亩的土地,一样的套路,先建立仓库再说。

  于是,南北和长三角都有集散中心了,这一切不过用了半个月而已。“顺风快递”成立的消息,还没传出去呢,动作都这么大了。同行得知之后,一个劲的疑惑:“方既明不好好鼓搞互联网,跑来跟我们抢饭吃干嘛?难道说,快递业要起飞了?”

  方既明无利不起早……咳咳,唯利是图……不是,是对商机的准确把握,早就被一些有心人看在眼里了,所以,很多人把目光投向了物流行业。

  而此刻的方既明,正在跟李修勤通电话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